洋沒有冬夏之分,可以食用的吃食豐富,他們根本不用賣力耕耘就能填飽肚子。
如此豐富的資源造成了他們懶惰的思想,饑寒交迫在他們的那里根本就不存在。在這些地方我們要想交易,只能交換一些寶石與提煉并不存的金銀。”
“這么好的地方,若是給我大明百姓,不出幾年就會變成一個新的糧倉。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南洋注定是我大明興盛的基石。”
“南洋地方是好,不過我大明福建嶺南的百姓還能適應,若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卻很難適應。一個瘧疾就是殺人的最大兇手,若是不能有效防治瘧疾,大明百姓根本在南洋站不住腳。即使有少部分人能夠堅持活下去,在當地土人占多數的情況下,早晚也會被土人淹沒。
這也是我大明百姓在南洋習慣聚集在一起的原因,那些土人雖然懶惰,但是排外思想嚴重,我漢人若是沒有武裝保護,在土人眼里就是一只只肥羊,在他們食物不足的時候拿來殺掉。”
朱瞻基聽得劍眉倒豎,冷笑一聲說道“大漢時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宣言,而我大明也必須要有這樣的氣魄。你們下西洋時,若是發現當地漢人受到欺辱,辱一人就是辱我大明一國,當揮兵戈以擊之。
讓蠻夷從內心感到害怕,見到漢人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漢人是不可侵犯的。漢人就是高等人,他們只配給我漢人做奴仆隸臣妾。”
朱瞻基想到后世那些白皮到處制造恐怖屠殺,最后還把自己包裝成紳士,全世界的搶劫讓自己過上了優渥的生活,然后又站在他們制定的道德制高點上,到處對人指手畫腳,做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惡心姿態。
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馬上就會改變說辭,雙重標準玩兒的那叫一個純熟。即使如此惡劣的行徑,那些被他們欺負過的小國寡民對待他們一樣是如同看待救世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