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百官的朝賀。
就連鄭和與王景弘這樣的內(nèi)臣重臣也站在了朱瞻基的身邊干起了他們從前伺候人的老本行,反倒是范安這個正牌的伺候朱瞻基的大太監(jiān)因為級別不夠,被擠到了一邊,在那里委屈的自怨自艾。
吉時一到,鐘鼓樓上鐘鼓齊鳴,教坊司在鐘鼓聲停歇之后開始奏響中和韶樂。朱瞻基在鼓樂聲中乘御輦駕臨奉天門,百官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全部朝服入午門朝見皇帝。
百官按照文左武右,依品級站好。鴻臚寺導(dǎo)執(zhí)事官高喊一聲“請陛下升座!”
鄭和與王景弘一左一右攙扶著朱瞻基升上丹陛,坐在御座之上,一左一右站在朱瞻基的兩旁。朱瞻基望著丹陛下黑壓壓的群臣,滿堂大多都是朱紫。
就算是知道自己一定會登上帝位,看到如此盛況也是難忍心頭的激動。坐在御座上看著下面的群臣,就像是神靈在俯視著眾生。
鳴鞭的宦官看到皇帝已經(jīng)坐上御座,揮動手中的鞭子,使勁甩動。
“啪!”
“啪!”
“啪!”
凈鞭三響,群臣齊齊下拜磕了三個頭,口中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鄭和高喊。
群臣起身。
“再拜!”
群臣再次拜倒。
“起!”
“再拜!”
三拜九叩,完成之后百官紛紛遞上賀表,恭賀朱瞻基登基正式成為大明天子。
接下來朱瞻基頒下了當(dāng)皇帝后的第一道詔書“明年起改元宣德,大赦天下,布告天下,咸使聞之!”
這改元詔書是要明發(fā)天下,以及周邊諸藩屬國。告訴周邊小國,從明年開始你們換爸爸了。從此是宣德天子做你們的爸爸。
大典一直持續(xù)到午時才堪堪結(jié)束,朱瞻基就在奉天門外賜宴百官,接下來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就是為大行皇帝上謚號,定下廟號。
謚號與廟號就是這個時代君臣功績的蓋棺定論,內(nèi)閣早已定好了幾個備選的謚號和廟號以供朱瞻基選擇。朱瞻基從中挑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為大行皇帝的謚號,并挑出仁宗做為廟號。從此朱高熾的就成了后世的仁宗昭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