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奏疏。按照輕重緩急送入內閣,內閣給出一個大概的處理意見再送上皇帝的案頭,這個過程就稱作票擬,因為內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疏的邊緣。
皇帝看過之后,覺得建議可行,就在票擬的紙上寫一個準字。如果還要加上自己的意見,就用朱砂批上紅字,稱之為‘批紅’。如果是不滿意又不是特別的不滿意的話,就會寫一個‘再議’,實在看不下去的,又不想與臣子發生沖突,那就留起來不作處理,稱之為留中。
留中的奏疏基本上就成了燒火的廢紙,其余奏疏會送到司禮監蓋上皇帝的玉璽,再次發到內閣,內閣根據皇帝意見對奏疏進行處置,需要明發天下見于邸報的就會送去通政司刊登在邸報上,明發天下。
傳旨的宦官很快就將口諭傳到通政司,顧佐不敢怠慢,趕緊進宮去見皇帝。
顧佐生的頗具威嚴,面相冷肅,給人的感覺就是生人難近。
進了乾清宮就發現內閣諸臣都在宮中,顧佐趕緊給皇帝與諸臣挨個見禮!幾位內閣輔臣都對他點頭示意,顧佐心中大定,看來是好事。
“臣通政司通政使顧佐拜見陛下!”
“免禮平身!”
“謝陛下!”
“若是你來管理都察院,你會如何整肅貪腐?以及都察院未來的職責該如何定義?”
“陛下!所謂都察,都者督也!察者查也!都察院的職責就是監督與核查,臣若是管理都察院,定然以監督與核查為主要責任!”顧佐略微想了一下說道。
“說的好,都察院的作用就是為了監督百官的在官場的行為,那么官員的行為都有哪些需要監督呢?”朱瞻基繼續問道。
“臣以為首先要監督的是官員的忠誠,若是不忠,即使再有本事也是禍害;其次是品行,品行不端者必會作奸犯科;其次核查官員的清廉與否,貪腐者必然會禍國害民。”
朱瞻基暗自點頭,能夠做到三品高官之人就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顧佐簡單的幾句話就已經將都察院的職責概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