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安聽完王彥的話,當時就把臉撩下來了。
“王老公,你越界了,怎么忘了我們做奴婢的本分了。”
“范安兄弟誤會了,咱家沒有別的想法,這馬上就要出發前往遼東,若是不知陛下心意,咱家擔心好心辦了壞事,王彥生死是小,耽誤了陛下的差事才是大事。”
“皇爺沒有別的愿望,只愿大明永遠繁榮昌盛。誰能讓大明繁榮富強,皇爺就重用誰。你不用去想皇爺在想什么,只要按著皇爺的交代把差事做好就行,皇爺比你看得通透的多了。”
王彥疑惑道“咱家就是看不懂陛下的大政方向,擔心好心辦了壞事,范安兄弟貼身伺候陛下,了解陛下心意。陛下是否有子墨子傾向?”
“有沒有子墨子傾向咱家不知道,皇爺重視工匠是真的,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皇爺提高了工匠的待遇,制造出的產品成本反而降低了。而且質量絕對有保證,每一個工件上都有工匠的編號。出了問題能追溯到個人頭上。
不得不說陛下對匠人的管理方法非常的成功,你也跟著皇爺去看了皇家制造局的情況,與兵仗局相比是不是區別很大。下一步皇爺就會對兵仗局進行整頓,人浮于事,貪腐行為都會受到嚴懲。”
“范安兄弟,陛下不重視農桑,反而重視工商,咱家怎么覺得有些本末倒置呢?”
“王老公就不要操這份兒閑心了,皇爺是最重視農桑的,只是現在還沒到時候。”
王彥舉杯向范安敬酒道“多謝范安兄弟解惑,請滿飲此杯。”
二人碰了一下杯,又閑聊了幾句,范安便起身告辭離開。他是皇帝貼身之人,不能久離皇帝身邊。
王彥送走范安,開始回想皇帝交代的話,看來皇帝是想徹底解決遼東的問題。女真各部的歸化已經進入皇帝的視野,這對女真各部的頭人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一旦改土歸流,部落首領的權力會急劇縮水,聽話的可以做個富家翁,不聽話的免不了一死。做為一個從女真部落出來的人,雖然已經看不上女真人的生活,但是真要對女真人下狠手還是不忍心。
但愿女真人能夠看得清形勢,畢竟改土歸流對普通部落民來說是一件好事,只是受損的是各部首領。
兩天后,整理好行裝的王彥再次踏上了前往遼東的官道。這一次他的使命前所未有的沉重,也不知能不能完成皇帝的重托。
從安定門出了京城,一路沿著官道,過順義,三河、薊州、永平府,出了三海關就進入了遼東之地。
遼東都司上下的官員早早迎候在了山海關外,遼東總兵官巫凱、都指揮使劉清、指揮同知阮堯民等大小官員紛紛上前與王彥見禮。
王彥看著這些與他共事多年的同僚,也是感慨萬分。與眾人團團見禮后,王彥拱手大聲說道“此次奉皇命再次鎮守遼東,陛下可是對我遼東上下給予厚望。”
“臣等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客套完畢之后,眾人上馬過寧遠、錦州來到遼陽城遼東都司駐地。打發走各級官員之后,王彥留下巫凱與劉清這兩個遼東最高長官說道“二位老兄,咱們從現在起有活干了。”
“陛下有何安排?”
“陛下要我等對遼東的女真各部改土歸流,將遼東百姓全部編戶齊民,這是一個非常吃力不討好的活計,稍有不慎就會是萬劫不復之地,兩位老兄要打起精神了。”
兩人都是大吃一驚,改土歸流可不是鬧著兒的。現在用羈縻的辦法,雖然朝廷得不到多少利益,但是雙方相對穩定。一旦打破平衡,遼東永無寧日。
“王公公,您就沒跟陛下說說遼東的情形嗎?我漢民人口只有幾十萬人,整個遼東的女真各部至少也有幾十萬人,差不多一比一的比例,如何能夠將其同化?”巫凱問道。
“陛下已經有了詳細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