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三國志通俗演義》已經在大明上層之間頗為流行,再加上說書人在茶館、酒樓的推波助瀾,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黎叔林自然知道楊修是誰,聽到父親拿他與楊修相比,不由尷尬一笑道“孩兒去了兵仗局會謹言慎行的,那些大人物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到孩兒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工匠?!?
“你能明白就好,大明不是我父子從前的故鄉,我們也不再是皇族王子,謹言慎行對我父子沒有任何壞處?!?
“父親說的是,孩兒以后會小心謹慎的?!?
拿到兵仗局的堪合,兵仗局給了黎叔林一個掌司的職務,說白了就是一個工匠頭子,即使這樣一個職務那也是有胡元澄是工部主事的顏面,黎叔林沒有任何拖延就來到兵仗局報到。
亦失哈已經得到范安派人通知,知道了兵仗局要來一個特殊的官二代。
亦失哈掌管兵仗局多年,自然聽說過胡元澄的大名,只不過胡元澄一直在工部當差,并未與兵仗局打過交道。
如今他的兒子竟然要來兵仗局,亦失哈拿定主意,不管你是誰咱家也得稱稱你的斤兩。
很快黎叔林進了兵仗局就被帶到了亦失哈的面前,黎叔林偷瞄了一眼這個兵仗局的老太監,發現此人一張大餅臉,大鷹鉤鼻子,一雙細長的小眼睛。給人的感覺就像沒有睜開一般,身上穿著緋色的內侍官袍。
亦失哈坐在太師椅上似乎聽到有了動靜,微微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黎叔林,黎叔林就感覺有什么東西刺到了自己一般。
老太監的眼睛里沒有一絲的感情色彩,就這一眼就讓黎叔林感覺渾身都不自在。
顧不得多想,趕緊上前躬身行禮道“卑職新任兵仗局掌司黎叔林拜見掌印。”
“免了,咱家蠻夷也!”
一句話讓黎叔林不知該如何接下去,老太監看著黎叔林局促的樣子,心中冷笑不過如此而已!
“咱家不在乎你的禮數,只在乎你有沒有真本事,兵仗局是皇家私產,一切要以皇家利益為重,外朝那些規矩在兵仗局這里行不通?!?
“卑職謹受教!”
“去吧!希望你能讓咱家看到你的本事,若是銀樣镴槍頭,中看不中用。即使是皇爺點頭讓你進來兵仗局,咱家也有辦法讓你滾出去?!?
“是!卑職明白!”黎叔林明白,這是亦失哈在給他下馬威,人家知道他的底細。
短短幾句話,就把黎叔林打發了出去,以黎叔林的背景和所任職位自然是不用親自掄著鐵錘打鐵。
兵仗局的少監可沒有亦失哈那么大的威勢,對待黎叔林這個官二代很是客氣。
少監將他帶到所當值的位置,他這一個掌司手下有五十名工匠,在一名總旗的帶領下負責打制箭支。
黎叔林發現這個總旗干活很有規矩,二十人負責制作箭桿,二十人負責打制箭頭,剩余十個人負責將箭桿與箭頭組裝到一起,而總旗負責檢查各個工匠制作的工件是否合格。
黎叔林一眼就能看出這么做的好處,那就是提高了生產效率。讓黎叔林不解的是每個人打制的尺寸規格要如何控制,才能保證所有人生產的工件都是一樣的大小。
可是在組裝的位置,黎叔林分明看到所有的工件都基本保持一個尺寸,即使偶爾出現一兩個孔大桿細的情況,工匠們在箭桿上纏上一圈麻之后就穩穩的固定住了。
這讓黎叔林感到不可思議,正常情況下兩個不同工匠做出的工件根本不可能進行互換,兵仗局是怎么做到保持一致的尺寸的?
雖然黎叔林沒打過仗,但是也清楚零件互換在戰場上的好處。若是所有的工件都能保持一致,這可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能夠做出這樣的成績之人,在工匠之學上一定是個高手,這一刻黎叔林很想立刻就去拜會這位大師,只要能跟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