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千戶一人負責(zé)一面山坡,每面分配五門碗口銃。兩人幾乎是同時下達了點火的命令“點火!”
令旗揮下,負責(zé)操炮的士卒晃燃火折子點燃了引線。一百多斤重的碗口銃口徑足有七八寸,炮膛里除了黑火藥之外就是碎石鐵渣之類彈丸組成的散彈。
這東西打?qū)嵭蔫F彈最遠能打個兩三百步,打散彈卻只能打個七八十步。五六十步的距離,正是碗口銃的最佳發(fā)射距離。
無數(shù)的散彈在五六十步距離上形成了漫天的彈雨,對于無甲和只有一點竹甲的倭寇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zāi)。
沖在最前面的倭寇瞬間就成了血葫蘆,哀嚎一聲就倒在地上沒了聲息,死了的還算是痛快的結(jié)束了痛苦。
最慘的是沒有死掉的倭寇,在火藥的動能作用之下,碎石或者鐵渣打在身體上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倒在地上發(fā)出痛苦的呻吟,讓沒有受傷的倭寇心有戚戚然。
倭寇大概是第一次遭遇先進的火器,一輪散彈就將倭寇打蒙了,呆呆的站在沖鋒的路上,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明軍哪里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在兩位千戶的指揮下開始了痛打落水狗的行動。
失去了抵抗意志的倭寇,也沒了悍不畏死的兇悍,在明軍大軍逼近的時候,紛紛丟下兵器跪地請降。
后面跟著的漢人海盜與其他土著海盜看到兇悍的倭寇都被官軍一個照面打崩,頓時徹底的放了羊。
偏偏明軍最擔(dān)心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成建制的逃跑,只要按照固定的路線追逐早晚都能追上。
可是現(xiàn)在這群海盜四散奔逃,給明軍的抓捕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海盜們只要鉆進山林,明軍就不敢隨便進入,一不留神海盜沒抓住,個人的小命兒反倒被躲在山林中海盜暗算了。
兩個千戶一邊指揮著手下一點點的清剿海盜,一邊派人稟報王景弘派人上島清點海盜營地的財物。
剿滅海盜的任務(wù)一方面是為了清理海路,保證商道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獲取海盜多年的積蓄充作海軍軍費。
明年一年海軍的軍費將會大大增加,首先要在遼東興建一座大型的造船廠,主要為北方艦隊艦船,同時為勛貴武臣生產(chǎn)商船。
同時還要組建北方艦隊,防區(qū)為天津衛(wèi)以北廣大地區(qū)。主要港口為天津港、旅順港以及奴兒干都司的海參崴港。
如此廣大的防區(qū),光是巡邏船只就要生產(chǎn)多少,海軍人員的招募又要多少。這些都是需要海量的錢糧支撐,這么大規(guī)模的投入海軍,肯定會擠壓陸軍的軍費。
陸軍肯定會有意見,在大明目前的大陸思想體系下,讓海軍軍費超過陸軍軍費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可是知道未來走向的朱瞻基怎么可能不重視海軍的發(fā)展,為了額外給海軍軍費用于海軍的擴張,這種剿滅海盜的行為將變得極為重要。
收到島上的海盜已經(jīng)清理的差不多的消息之后,監(jiān)軍侯顯在一隊官兵的保護下登上了小島。
通過兩軍交戰(zhàn)的山坳,侯顯就看到了一處簡陋的營地,營地的主體是一處天然的山洞,山洞兩邊搭建著一排排低矮的茅草房,營地外圍用木柵欄圍住。只留著一個幾多步寬的大門,大門是用鐵釘連接起來的原木制成,為了方便大門的開合,大門底下底下裝著木輪。
此時大門已經(jīng)打開,海盜主力已經(jīng)傾巢出動,留在營地的都是老弱婦孺,大多數(shù)都是海盜自己的家屬。
婦孺對于突然闖進來的官軍,一臉的茫然,似乎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盡管營地里都是老弱婦孺,侯顯依然不敢大意,命人將這些老弱婦孺全部反剪著手捆起來,暫時看管起來,怎么處理那是王景弘的事情,不是他這個監(jiān)軍該管之事。
他侯顯的首要任務(wù)就是盯著這支軍隊,保證這只軍隊始終是皇帝的軍隊。其次就是要保證這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