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想到了大明之后的那個王朝在草原推行的政策,草原上只要有部落聚居的地方就有一座喇嘛廟。
而且還規定了每個草原家庭的義務,每家必須有一個成年的男丁到喇嘛廟出家侍奉佛祖。
大量的男丁進入喇嘛廟的后果就是一方面草原上能夠騎馬射箭的士兵少了,另一方面進入喇嘛廟的男丁失去了繁衍后代的機會,草原上的人口停止了增長,終滿清一朝草原上的人口就沒有什么增長。
滿清就是用這種隱形的辦法達到了對草原減丁的目的,雖然代價是草原越來越虛弱,連羅剎人小股的殖民者都擋不住。北方大量的土地成了羅剎人的樂園,但是效果也是明顯的,滿清將近三百年時間里,除了不受滿清控制的漠西蒙古造成了一些困擾,其他草原牧民都成了聽話的羔羊。
本以為人家是立國之后才有了這種想法,現在聽了亦失哈的話才明白,敢情人家女真人這種政策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朱瞻基不相信這種明顯減丁之計,是亦失哈靈機一動想出來的,應該這樣的想法在女真部落高層就不是秘密。
配合這個政策的還應該有一個推恩令,將部落首領的子孫不斷分封,盡可能的分散他們的力量,使他們無法將大部分的部落民凝聚起來。
這樣一盤散沙的土人才能能大明分而治之,等到時機成熟便開啟改土歸流,徹底掌控在中原朝廷手里。
朱瞻基對亦失哈的建議舉雙手贊成,不但贊成,而且還要再添上一點兒建議“等到土人們對佛祖深信不疑,并且對自己的來生充滿渴望的時候,可以推出每戶土人家中貢獻一個男丁入寺廟供奉佛祖。”
亦失哈略微一思索,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他亦失哈只想用佛法懈怠土人的暴戾之心,使其變得溫順易于管理。
而皇帝這是想讓土人亡族滅種啊,這樣大量的青壯男丁進入寺廟,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生孩子的主力減少了,新生兒的出生就會越來越少。
幾代人下來,土人就會發現他們部落的人丁越來越少,不過到那個時候,整個部落的百姓已經完全被佛祖掌控,就算是后悔也已經來不及了,不說會不會被大明干涉,就是部落百姓也已經習慣了佛祖的存在,期待有一個美好的來生。
誰破壞他們的美夢,他們就跟誰死拼到底。那個時候他們就會發現,他們的一切都已經掌控在寺廟手中,烏斯藏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朱瞻基也不管亦失哈能不能理解,徑直帶著人回宮去了,回來的路上似乎才想起身邊還跟著一個人。對著范安小聲吩咐了一聲,范安點頭向跟在后面的夏希淳招了招手,夏希淳趕緊快步走上前問道“公公有何指教?”
“皇爺召見你呢!”
夏希淳今天一天跟著皇帝在兵仗局待了大半天,幾乎被當成了透明人,沒有人搭理他。現在皇帝總算是想起他了。
來到皇帝的御輦邊上,拱手行禮道“微臣拜見陛下!”
“朕今天一直在忙,怠慢夏愛卿了!”
“陛下言重了,能夠隨侍在陛下身邊是微臣的福分。”
“你倒是會說話,你對朕今天視察兵仗局的作為有何看法?”
夏希淳心中一動,知道皇帝的考驗來了,自己要好生斟酌一番,該如何回答呢?若是實話實說那就是根本就沒看懂皇帝到底在干什么,若是不說實話,那又該說什么呢?
夏希淳怎么也想不明白,皇帝為何這么重視工匠,工匠又不種地也不養蠶,不能生產任何衣食。無非就是造一些奇技淫巧之物,圖個新鮮的玩意能有什么大用!
既然不明白,那就還是按照本心來回吧!
“回陛下,微臣看不懂陛下在干什么,農桑才是國之根本。陛下應該多關心稼穡,少沉迷于奇技淫巧之物。”這是身為御史的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