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澄覺得皇帝的想法是好的,偏偏卻無法實行,因為百姓不信任,如今官府在百姓心中已經成了惡的代名詞,與官府相關的事,除了要錢就是徭役,老百姓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一件不辦。
這話說出來有些傷皇帝的自尊,胡元澄糾結著到底該不該說出來,皇帝看出胡元澄的糾結,便問道“胡愛卿可是有難言之隱嗎?”
“陛下!有幾句話微臣不敢說,可是不說又覺得對不起陛下的信重!”
“胡愛卿放心大膽的說,朕從來不會因言罪人!只要立場沒問題,話說的再難聽朕也能接受。”
“陛下!那微臣就斗膽說了。”
“請講!”
“陛下,這新政若是太祖爺推行很容易就能推行下去,因為太祖爺有足夠的威望讓百姓相信太祖爺說的都是真的。而陛下您要推行,不管承諾的再好也沒人相信,因為陛下沒有如太祖爺一般帶給百姓好處。而且陛下登基日淺,還沒有在民間形成威望。”
這話就差指著朱瞻基的鼻子說,你小子還不夠格兒!難怪胡元澄不敢說呢,這要不提前打個預防針,就是朱瞻基也得被氣的三尸神蹦起來。
即使這樣朱瞻基也是強壓著心中的怒火,心中默念是朕讓他說的!是朕讓他說的!!
“胡愛卿還真是直言不諱,朕才德淺薄怎敢與太祖比肩,不肖子孫能趕上太祖萬一就算是邀天之幸。”
胡元澄一聽皇帝這話就知道皇帝還是生氣了,只不過礙于剛才的表態不好發作,可是這話又不能不說,他知道皇帝九成九是要將天津的新政交給他胡某人,若是不提前說明白,將來出了岔子更加麻煩。
“陛下!微臣剛才的話可能還沒說清楚,不是陛下比不上太祖爺,而是陛下還沒有機會讓天下臣民知道陛下的作為。洪武時民間物阜民豐,開創了洪武盛世。天下百姓都感受到了洪武大政帶給百姓的好處,老百姓得了皇帝的好處,自然會擁護皇帝,也自然會信任皇帝所說的話。
而如今百姓對官府惡感日深,陛下又沒有做出過讓老百姓得到好處之事,老百姓對陛下并不信任,他們認為陛下和地方官員是一體的,想要改變百姓對陛下的看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做到,需要徐徐圖之。”
朱瞻基頻頻點頭,胡元澄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你沒給百姓好處,憑什么讓老百姓聽你的話,這不符合人性。
“朕登基時日還短,百姓不信任朕也是應該的,朕暫時也沒打算讓百姓支持朕的新政,就是天津衛這里,朕也打算自己先干起來,等到天津衛發展起來之后,那些商人不用請也會主動找上門來。朕召你來天津衛就是想讓你將這天津衛的新政抓起來。
對于天津的施政,首要做的就是將各項制度建立起來,并且在試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是工學大家,對于工業非常熟悉,由你牽頭撰寫工業的規章制度,以及勞工的保護制度,能夠兼顧工坊主和勞工的利益。畢竟雙方雖然是對立的,還是要湊合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
“陛下打算在這里建設什么工坊?”胡元澄想知道自己將來要管理的工坊都是什么樣的。
“朕打算將皇家制造局整體搬遷到天津衛來,皇家制造局將會被拆分。拆分后的皇家制造局分為鋼鐵、火銃、火炮等工坊。朕還打算將未來的毛紡織廠也放在天津,目前房山女子營地正在研發毛紡織技術,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出成果。
鋼鐵工廠是重中之重,沒有鋼鐵一個國家就不能挺直脊梁,鋼鐵廠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的人工是海量的。這樣數量的工人非常適合做法律制定的標桿,胡愛卿可以通過對鋼鐵廠的管理制度摸索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朕不希望還用從前管理小作坊的方式管理大工廠,那是會出問題的。
別的不說大工廠的財務制度該如何做,如何保證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