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過學堂之后,朱瞻基又去視察了女子營地。朱瞻基要求不得提前通知女子營地,他要看最真實的女子營地。唐三任一想女子營地相對封閉,安全性也有保證,也就沒有硬頂著皇帝的思想。
女子營地現在已經聚集了三百多位青樓女子,這些女子的年齡都在二十五歲以上,大一些的甚至已經超過了三十歲。
在這個三十歲就有可能當婆婆的年代,她們是不折不扣的大齡女人。在青樓的時候,她們完全被邊緣化,十幾歲的女子才是青樓最受追捧的對象。
來到女子營地,經歷了最開始的不適應之后,她們漸漸的習慣了女子營地的生活。
在女子營地,她們既是學生,也是老師。
每個人都有要學習的地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她們要將自己的特長教授給別的女子。要說這些女子最大的特長是什么,應該就是琴棋書畫。
這些東西才是士大夫文人追捧的東西,可是這些東西在女子營地并不受歡迎,不是說這些東西沒用,而是大家都會這些,誰也不比誰高明多少。
朱瞻基到來的時候,這些女子正在根據個人的興趣,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著不同的工作。
有的小組在研究改進紡紗機械,有的小組在研究如何更有效率的織布,朱瞻基最關心的是毛紡織的研發。
毛紡織小組由于是朱瞻基特別要求的小組,參加的女子并不是很多,大多數女子并不喜歡跟羊毛打交道。
從羊身上剪下的羊毛可不是織成毛呢的衣服,那種騷臭的氣味,對于女子來說很難接受。
所以如何清洗羊毛就是毛紡織第一個遇到的難題,不同于后世的各種化學清洗劑,這個時代人們的清洗材料還停留在使用皂角等天然材料的時候。
女子們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用開水燙煮,通過高溫分離羊毛上的油脂。女子們發現用開水燙煮清洗過的羊毛油脂倒是能夠有效清除,不過清洗過的羊毛并不能有效清除羊毛上的其他臟污。達不到皇帝要求的潔白柔軟,能夠進行紡紗的程度。
朱瞻基來的時候女子們正在試驗用草木灰進行清潔,朱瞻基站在一旁觀看她們試驗,只見女子們將羊毛與草木灰混在一起放在大鍋里燙煮。
燙煮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用大笊籬將羊毛控水撈出來進行漂洗。漂洗過的羊毛已經很干凈,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無法將草木灰的殘渣清除干凈。
女子們工作之余發現了旁邊圍觀的眾人,除了一個唐大老爺之外,其余人一個也不認識。
就連唐大老爺都在為首之人面前小心翼翼,女子們都是善于察言觀色之人,他們知道為首之人一定是個大官。
這個大官觀察了半天,上前摸了摸已經放在箅子上晾曬的羊毛問道“這個用草木灰清洗羊毛的辦法是誰想出來的?”
一個女子說道“是奴家說的,以前在樓里,奴家進后廚有時候能看到庖廚用草木灰凈手。奴家就在想既然草木灰能夠凈手,那也能洗凈羊毛吧!”
“好主意!看來是個細心的姑娘,你這個想法很好,不過這樣直接用草木灰清洗,草木灰殘渣很難清除干凈,你們可有想過如何去掉殘渣嗎?”
女子們正在為這事犯愁,想出用草木灰清洗羊毛的女子說道“回貴人,奴家等人也是在犯愁這殘渣怎么去除,除非有一種能夠代替草木灰的東西。”
“草木灰能夠清除臟污,就說明這草木灰中含有一種能夠清潔的物質。你們要是能夠找到這種東西并且把它提純出來,是不是就能把這殘渣去掉!”朱瞻基自然知道草木灰中含有什么什么物質,可是他卻不能直接告訴這些女子,這些女子是知識的種子。她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過朱瞻基的話還是給了女子們很大的提示,這些女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