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道“既然你要戰,那就戰!”
“來人!傳令羽林軍出一協人馬打這頭一陣,將所有火炮都給朕調上去,讓朕這叔叔知道什么叫彈如雨下。”
“是!”傳令兵很快就將命令傳達到羽林軍,一個協的人馬很快就在護城河外集結完畢。
列陣完成之后,首先開火的是羽林軍的炮兵,四個協每協十五門皇家制造局最新出產的新式鐵炮,共計六十門火炮,采用后裝式裝填,分為母銃與子銃兩個部分,每門炮攜帶六個子銃。
若是來自后世之人看到一定會驚呼,這不是佛郎機炮嘛!當然現在佛郎機人還不知道在哪鬼混呢,肯定不會叫這個名字。
現在這新炮是大明最新研發的,朱瞻基給新炮起了個名字叫做‘元年式野戰速射炮’,這新炮射速快是優點,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由于是母銃與子銃是分開鑄造,鑄造成功后就行打磨適配。由于沒有先進的切削工藝,母銃與子銃之間的間隙比較大,發射時漏氣就是最大的問題。
膛壓不足射程就不會太遠,現在這批新炮的有效射程不超過五百步,如果遭遇騎兵基本上連六發子銃的炮彈都打不完,敵人就已經沖到了近前。
不過軍隊是個多兵種的復合體,相信不管什么樣的騎兵在炮兵與火槍兵的共同集火打擊下,也很難扛得住。
不過今天是攻城作戰,炮兵可以從容發射,六十門火炮分成四個攻擊群,輪番向城頭發射鐵彈。一里多的距離正是后裝速射炮的最佳有效距離,雖然由于野戰炮口徑小,只能打五斤重的彈丸,但是架不住數量巨大,密集的炮彈讓樂安城頭上根本就不敢站人。
誰也不知道下一發炮彈能夠砸到誰,城頭上的軍隊全部藏在城墻底下以躲避炮彈的打擊。
朱高煦心如死灰,自己的大侄子一出手竟然就是雷霆打擊,朝廷什么時候有了這么厲害的大銃,而且將火炮如此集中使用,很明顯是一種嶄新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