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現在一門心思就是投降,通過自己放下身段,求得侄子皇帝的原諒。王斌越是表現的忠心,越是讓他下不來臺。
如此忠心耿耿的部下,他朱高煦怎么好意思下令將人抓起來,可是不控制住這些將領,讓士兵放下武器,就會產生變數。
除非這些手下明確表態朱高煦做什么決定都無條件的服從,不然朱高煦是絕對不會在自己的身邊留下這么大的隱患。
“孤意已決,明天所有人放下武器,開出城外等候朝廷的發落。諸位有誰不愿意,可以說出來,孤允許你們自行離去,至于能不能逃出去,孤就管不了了。”朱高煦再次拋出了投降的論調。
一眾漢王府麾下的將領這下子算是全明白了,敢情漢王是朕真打算獻城投降了。眾將頓時憤怒了,當初我們擔心造反會引來朝廷的報復,到最好落個身死族滅,是你堅持要造反,覺得這皇位就該是你的。
現在反旗舉起來了,大家都沒有了退路,你卻開始縮卵了。這真是叔叔可忍嬸嬸也不可忍。眾將紛紛表示堅決不能投降,與其被朝廷羞辱我而死,不如堂堂正正的與官軍大戰一場。
“殿下,為什么要投降,難道投降了朝廷就會放過我們嗎?在朝廷看來,即使我等降了,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朝廷必然重兵防備,一旦騰出手來,我等必死無疑!殿下就不考慮我等的身家性命嗎?”樂安州知州朱恒問道。
“朱恒大膽,你怎么跟殿下說話呢?還有沒有上下尊卑了!”王斌瞪了朱恒一眼喝道。
“臣失禮了!”朱恒嘴里說著失禮,卻沒有一點失禮要道歉的意思。
“這么說朱大人是不愿意放下武器了?”朱高煦問道。
“臣不愿意!”
“好!還有誰?”
很快又有幾人站出來表示不愿意放下武器,朱高煦將目光看向王斌,問道“王指揮有何想法?”
“臣沒有想法,殿下做出什么決定臣都支持,不過臣不會受朝廷的羞辱,唯有一死而已,還請殿下保全臣的家眷。”
“王指揮,不至于此!”朱高煦說出這樣的話,連自己都不信。
“殿下真的決定了嗎?”
“孤已經別無選擇,你也看到了朝廷的實力,我們根本沒有一戰之力,與其把士卒推向死亡之地,不如我們扛下所有吧!”朱高煦這話說的有些艱難。
朱高煦到底沒有狠下心來就反對投降的手下將領殺掉,只是將他們軟禁在王府之中,與此同時命令世子率領親衛去各個軍營控制軍隊。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后,天色已經大亮,朱高煦讓兒子將自己的雙手倒縛,背上插上樹枝,擺出一副負荊請罪的不倫不類的樣子。
在朱高煦的吩咐之下,所有的武器都裝載在幾輛大車上,由挽馬拉著在士兵的眼皮底下出了城門,在護城河邊上停下來,樂安城中的異樣自然不能瞞過官軍斥候的眼睛,很快就稟報到了皇帝跟前。
“什么?你說漢王將所有武器都拉出城外堆放在護城河邊上,不知所為何事!”朱瞻基心中隱隱有了答案,不過沒有得到最終答案之前,還是不要著急下結論!
很快官軍就不必再胡亂猜測,漢王長史再次來到大營,朱瞻基第一時間接見了漢王長史,長史姓李名默,此次平漢王算是立下大功,只要不出意外,一場富貴已經在向他招手。
李默見了朱瞻基行禮已畢,朗聲說道“陛下!大事成矣!”
“說來聽聽,到底是怎么回事?”
“漢王被臣說動,為了以防麾下帶兵將官不愿投誠而帶兵發動政變,漢王與臣用計將麾下諸將誑到王府之中,將眾將軟禁起來,然后派親衛接管了各軍的指揮權。
同時清繳了所有兵士的武器,這就是陛下看到的那些大車里滿載的兵器的來源。如今的漢王軍已經是手無寸鐵,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