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
“兩個大島上面都有漢人生活,因為呂宋島更靠近我大明,漢人更多一些,二叔問有沒有漢人做什么?”
“有漢人生活的地方就說明這個地方適合我漢人生活,不然我漢人去了哪里水土不服,十成去了留不下五成,那誰還敢去!”
“二叔說的有道理,不過南洋諸島土人懶惰,即使再好的土地,他們也不珍惜,因為他們不用勞動也餓不死,凍不死。一年四季野地里都有食物可供人們實用。
正是這樣豐富的物產養成了土人懶惰的習慣,我漢人在南洋因為勤勞,一直都是最富有的人群,可是當地都是土人政權,漢人空有大量的財富,卻無自我保護的能力,二叔去了南洋若是為漢人保護,使得漢人能夠安心生產生活,必然能夠得到當地漢人的擁護。
有了當地漢人的擁護,二叔很快就能在當地站穩腳跟,二叔要切記,無論什么時候也要把漢人放在第一位,不能為了向土人妥協,而犧牲漢人的利益。”
朱高煦覺得皇帝的話有些奇怪,都是漢人不向著漢人,難道還要向著土人嗎?不過他倒是沒有將這話說出來,而是向皇帝說道“陛下,罪臣去哪個島?”
“這兩個島你去哪個都可以,不過你若是選擇呂宋島。只能占一半,另一半要給其他人留著。若是你去棉蘭老島,除了蘇祿國的地盤,其他地方都是你的。就是蘇祿國,你也可以慢慢將其歸化,最終成為我漢人的一部分。你到了南洋之后,佛道兩教也會跟隨你到南洋傳教,你要對佛道兩教傳教的僧道保護。”
朱高煦想了一會兒,又與兒子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去棉蘭老島,兒子們的意見是與其與別人分享一座大島,不如自己獨占一個稍微小一點的島嶼。而且看起來棉蘭老島也不比呂宋島小多少,在創業初期,安全還是要放在第一位。
“臣選擇棉蘭老島,不過臣不喜歡這個名字,可不可以改一個名字,還請陛下賜名。”
“就叫漢王島如何?以你的爵位給這座島嶼命名。”
“臣謝陛下給漢王島賜名,謝陛下為臣恢復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