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晚,談判繼續進行,雙方在私底下的勾兌,自然是必不可少。
為了爭取主動阿魯臺坐上談判桌第一個發言道“經過我們仔細考慮之后,我們決定在軍隊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允許大明朝廷在我韃靼部的軍隊中派遣監軍,這樣我們的所有動向都能隨時反饋到朝廷哪里。
朝廷最擔心的是我韃靼會突然反叛,攻擊大明的邊墻之地。有了監軍的監控,我韃靼部的所有動向都瞞不過朝廷,朝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和寧王!你是覺得我大明都是傻子,還是覺得你自己不夠聰明。周圍全是你韃靼的人馬,朝廷只安排一個監軍過去監管。還不是你們說什么他就只能信什么,你們不想讓監軍看到的,監軍能看得到嗎?”李擎冷笑道。
“那依李大人該當如何?讓我們拱手將軍隊交給朝廷,然后我們任人宰割嗎?再說藩屬國軍隊交于朝廷指揮也沒有先例,不能單單把我們的軍隊收到朝廷手中吧!”
“朝廷所有的軍隊都是由朝廷統一指揮,不要拿其他藩屬國與你們相比,其他藩屬國有不停襲擾大明的嗎?安南因為政變殺了朝廷冊封的國王,如今怎么樣?已經成了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
朝廷對韃靼的條件已經足夠優厚,朝廷可有讓韃靼完全成為大明的一個布政使司?”
“李大人說的好聽,沒有的軍隊的韃靼,豈不是任人宰割,到時候大明想要怎樣就能怎樣,我們可有反抗的余地。”
“誰說韃靼沒有軍隊了,你們的軍隊還是你們的,不過是任何行動都要經過朝廷的批準,朝任何不經過朝廷的同意就擅自調動軍隊的情況,朝廷都認為是韃靼的反叛,將取消一切與韃靼達成的協議。
當然想要擁有軍隊的指揮權,就必須有對軍官的任命權,任何一級軍官的任命都要經過朝廷的任命才能作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約束你們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在大明的身上撈好處。”
阿魯臺可不傻,他可不相信人事權被朝廷拿走之后,軍隊還會聽從他的指揮,他都不敢問朝廷如果接管人事任命權,軍隊的軍餉誰來發。
真要讓朝廷發軍餉,那他的軍隊可就徹底成了朝廷的軍隊,這個時代的軍隊不論是華夏大地,還是其他地方,當兵就是為了吃糧。誰給錢就給誰干活,這是當兵的基本素質。
“我們不可能同意將指揮權和人事任命權交給朝廷的,這樣我們還剩下什么,韃靼雖然非要希望歸附大明,做大明的藩屬,但是必須要保持我們相對的獨立完整,朝廷可以規定我們的一些義務,不能剝奪我們的權力,就算我阿魯臺點頭答應,也無法執行下去。”
“既然你們不同意,那我們還有什么好談的,你們大可以死不必歸附我大明,大明也不在乎多韃靼這么一個藩屬國。”李擎的態度表現的非常強硬。
又是剛開局就僵持了起來,于謙打圓場道“李大人,韃靼也有韃靼的難處,朝廷也該體諒一番,依本官看這統一指揮和統一人事可以分步進行,暫時先保留韃靼的軍隊獨立性。
為了保持對韃靼的壓力,朝廷與韃靼各自出人組建一支聯合軍隊,這支軍隊的指揮權在朝廷手里,但是駐扎在韃靼。聯合軍隊有義務保障韃靼的安全,軍餉開支由韃靼和朝廷共同負擔。”
“憑什么保護韃靼的軍隊要朝廷負擔軍餉,這錢花了韃靼還覺得是我們占了他們的便宜。”李擎馬上出言反對。
阿魯臺一琢磨這聯合軍隊似乎對韃靼也沒有多大的壞處,而且在將來的對瓦剌作戰中還可以成為韃靼的助力,只要控制好規模,不對韃靼部產生威脅就行。
“我韃靼又不是沒有心肝之人,朝廷的好意我們怎么會不領情,某贊同于大人的建議,同意建立聯合軍隊。”
“李大人,你看和寧王也同意了本官的提議,這事就這么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