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可不會相信他老子這會說的肺腑之言,就算脫歡現在是真心想以后把大位傳給他,也架不住時間這把殺豬刀。
一個久不在身邊的棄子,那點感恩之心早晚都會消磨殆盡,再說蒙古人喜歡立小兒子的傳統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不過也先知道,去不去大明自己在瓦剌的權力都會被剝奪,不同的是風風光光讓出來,還是被逼無奈交出來。
“兒子倒是不圖什么權位,只愿我大蒙古能夠恢復祖先的榮光,長生天的子孫不能永遠做只知道低頭吃草的黃羊,而要做善于圍獵的草原狼!”這話倒有幾分真心在里面,也先是個有野心的人,自然不會允許自己的部族永遠只當咸魚。
既然兒子答應下來,脫歡也就沒有什么可說的,囑咐一聲讓也先收拾行裝早日啟程。早與大明達成互市一天,就能早一天恢復實力。
既然決定走了,也先在部族中只挑了一百人最精銳的蒙古勇士,其中甚至不乏射雕手。這射雕手就相當于后世的狙擊手,可以有百步穿楊的神技。
等到也先頂著隆冬的寒風趕到寧夏邊墻時,已經是春暖花開,時間已經來到了宣德四年。
在銀川城與使節團隊匯合之后,踏上了進京之路。當也先進入邊墻的這一刻,他的命運就已經徹底的改變。另一時空那個叱咤風云的小王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誰也不知道皇帝會如何安排的質子。
————————————
剛剛過去的一年,大明朝對外的威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叛亂的安南再次被平定,北部被劃歸大明直轄的交趾布政使司,南部分成兩部分,北邊為英國公張輔的封地,南邊為成國公朱勇的封地。
這兩地雖然還沒有徹底安穩下來,但是大的叛亂已經沒有。張輔與朱勇開始著力經營自己的封地,首先就是將在大明的產業全部變賣,帶著所有愿意跟著他們來安南的族人,以及依附于兩家的佃戶。
海關對此大開方便之門,只要不帶走大明禁止輸出的東西,其他東西隨便帶。只要兩家有錢能夠雇傭的起大明海軍的運輸船,即使是錢不夠,海軍甚至可以賒賬。
舊港布政使司是大明目前唯一的一個與大明本土不相連的直轄省份,如今的左布政使是貶謫到這里的劉觀,右布政使是繼任舊港宣慰司宣慰使的施二姐。
施二姐是施進卿的次女,永樂二十一年施進卿病逝將宣慰使的位置傳給了她,施進卿的兒子大為不服,與施二姐進行了多年的爭位斗爭。直到大明船隊再次南下,才徹底確立了施二姐的地位。
如今的舊港已經徹底的成為了大明的土地,施二姐這個宣慰使自然已經沒有了用處。被朱瞻基一紙圣旨改任右布政使,一個女人成了大明堂而皇之的從二品高官。
就連被貶謫到舊港的夏希淳也是因禍得福,升任了提刑按察使。再加上剛剛上任的舊港都司都指揮使柳升,舊港的文武班子算是配齊了。
蘇門答臘島上有三股勢力,第一股滿者伯夷國,第二股是滿剌加國,第三股就是大明。
舊港完全是個移民省份,來自大明各地的移民一點點兒的蠶食蘇門答臘島上的土地。不但如此,這些漢民還在不停地捉土著為奴隸驅使,這就引起了島上的另一個霸主滿者伯夷國的強烈不滿,屢次派出使者與劉觀交涉,希望漢人不要再繼續蠶食他們的土地。
劉觀義正言辭的拒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土地都是大明皇帝的,你們的王不過是皇帝冊封的藩王而已。皇帝能夠封賞,就能夠收回。
嘴皮子談不攏的時候,就要比誰的拳頭硬。滿者伯夷是個橫跨爪哇島、加里曼丹島以及蘇門答臘島部分的國家,在南洋地區就是一個小霸王的存在。
原本臣服于大明不過是為了撈好處,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