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母親流淚,昌平公主收起了跟同學們學到的俚語,認真的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說著話便盈盈拜了下去,胡善祥一把拉住下拜的閨女,摟在懷里問道:“學堂里飯食可好?老師們有沒有罰你?同學們有沒有欺負你?”
一連串的問題問的公主不知該如何回答,眼光看向父親求助。
“你母親每天都在擔心你,常常是夜不能寐,寢食難安!”
小丫頭得到老爹的暗示馬上說道:“兒臣不孝讓母后擔心了!”
“只要看到你平安快活,就是當娘的最大的心愿。”
“娘!學堂的生活真的很有意思,我在學堂里認識了好多朋友,他們好多都是孤兒,連父母是誰都不知道,很可憐的。
可是他們一點兒都不氣餒,每天都認真的學習、勞動,也從來不抱怨學堂的飯食。女兒剛開始的時候一點兒都吃不下去學堂食堂的飯食,與宮中精美的食物相比,學堂食堂的飯食就是勉強能夠果腹的食物。
然而在我看來非常差勁的飯食,對于她們來說都是難得的美味,有一個小伙伴告訴女兒,她從記事開始就沒吃過幾次飽飯,更別說吃肉了。
在學堂不管飯食好壞,每天都能吃飽,而且每天還能吃到一點兒不多的肉食,她們很滿足,覺得現在的日子是她們做夢都沒夢到的好日子。”
胡善祥的家庭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是官宦人家,算的上是小家碧玉。從小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稍大一些的時候就進了宮,哪里知道人間還有如此悲慘的人。
“閨女,這些窮孩子可有覺得你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仇視你呀?”胡善祥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閨女被人欺負。
“母后放心,我和她們都是好朋友,她們怎么可能會仇視我呢!在學堂里我們吃一樣的飯,干一樣的活,有沒有錢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怎么能一樣呢,你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學堂竟然還要讓你干活,不行!娘得找她們說說,以后我閨女不能干活!”
“大姐兒本就是隱藏身份去的學堂,若是特殊對待豈不是暴露了身份。這對大姐兒很不利,再說了干一點兒活有什么不好的,至少能讓大姐兒知道民間疾苦。
干活是挺累的,可是看到莊稼通過自己的手種植出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而且我們自己種的莊稼,就是我們自己的口糧,不然整個學堂這么多人,不能全部依靠官府供給糧食菜蔬吧!”朱瞻基趕緊打斷了皇后的話,再說下去就該讓昌平公主回宮了。
“您總是覺得皇家子弟應該吃點苦,不能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可是一個女孩子最重要的事是相夫教子,學那么多東西能有什么用?”
“誰說女子就只能相夫教子,女子營地你去過,你看看那些女子為我大明創造了多少財富,她們改良的紡織機械為我大明的紡織技術提高了多少效率,這才讓我們在與蒙古各部的互市中得以大量的換取草原上的牛羊馬匹。
未來紡織業會越來越發展起來,再說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話,就是阻礙朝廷向前進步了。”
昌平公主也拉著皇后的手,說道:“母后孩兒喜歡學堂的生活,母后別讓孩兒回宮好嗎?”
胡善祥一陣氣苦,自己這邊擔驚受怕,生怕閨女吃不好睡不好,人家倒好,還喜歡上了這種苦日子。
朱瞻基知道皇后的思想到現在還是有些轉不過彎兒來,認為閨女在學堂里又要自己照顧自己,又要跟著同學一起勞動。這不是受苦是什么?
站在閨女的角度上,有幾個一起玩耍的玩伴比關在宮中更有吸引力。即使是學堂安排的勞動,也是保證孩子能夠完成的工作量,身體上的疲憊在與小伙伴們一起嬉鬧一陣后,就會忘記的一干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