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條件,他們將攻進曲阜,血洗孔氏!
祠堂內都是孔家的核心人員,孔彥縉坐在主位上不發一言,他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說話。
大家一直不說話也不是事,除了孔彥縉之外就屬曲阜縣令孔公明(杜撰)地位高。他是孔彥縉的叔叔,說話還是有一定的分量。
“朝紳!拿個主意吧,再不做出決定賊人就打進來了。”
“叔父!您讓侄兒如何做決定,咱這曲阜城連個兵都沒有,就指望您縣衙里的三班衙役嚇唬嚇唬老百姓還行,這可是扯旗造反的白蓮妖人。”
“不管對方是什么人,我孔氏傳承幾千年,這香火絕對不能在我們手里斷絕。我們這些人目標太大,根本無法混在百姓當中,現在應該挑選忠心的家人把孩子們混在百姓當中,只要反賊不屠城,孩子們還是能活下去的。
只要朝廷援兵一到,就是我孔家卷土重來之時。”
千古艱難惟一死,臨到做出選擇的時候,平時的慷慨激昂早已拋到九霄云外。
作為家主,孔彥縉心中非常清楚,平時你享受了最好的生活,最高的權力,一言以決族人生死。
可是到了關鍵時刻,他這個家主就得頂在前面,不然不用賊人打進來,族人就能先造了他的反。
最可恨的是整個兗州除了一支魯王府護衛之外,就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魯王府護衛還要保護魯王一家人,根本顧不上他們。
由于前幾年的漢王造反事件,山東的兵力就沒有恢復過來,主要力量都在沿海地區防備倭寇。
可以說整個山東內的軍事力量是空的,文官們天生對軍隊的遲鈍性,讓他們根本就沒有去想地方上失去軍事力量的彈壓,會出現什么樣的亂子。
曲阜縣派出去府城和省城求援的人員已經派出了好幾撥,就算離得最近的府城一天之內援兵也到不了。
更何況府城也沒有什么像樣的援兵,這也是白蓮教選擇在山東起事的原因之一。
孔彥縉最后還是艱難的做出了決定,安排精干的家人,保護婦孺藏匿于百姓之中,等到反賊破城之后尋機逃脫。他作為家主決定打開糧倉庫,招募敢戰的百姓守城,寄希望于百姓在糧食的犒賞下能夠把城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