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家大逆不道,將儒學取消,讓這幾千年的顯學從此沒落下去,那他們這些徒子徒孫們可就沒有了生存之地。
沒有了新鮮血液的不斷加入,儒臣早晚都會消亡。這正是文官們普遍擔心之事,楊士奇問道:“陛下!若是以新科進士充文吏,衙門里原本就是文吏世家的文吏們將何去何從?”
“想繼續當官的留下,不愿意當官的,可以離開衙門自謀生路。再想欺上瞞下,對百姓橫征暴斂,那等待他們的將是朝廷的嚴懲。
朕這些年都在思考,為何總說吏滑如油,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朝廷堵住了小吏的上升空間,不論是吏還是官,一旦上升的通道被堵塞,升遷無望之下,除了想方設法撈錢之外,還能干什么?
尤其是那些一家人幾代都在衙門里為吏的家族,更是在地方上盤根錯節,對衙門里的一切門道輕車熟路。
這些人能夠想出各種欺壓百姓的招數,對官府信譽的破壞力巨大,衙門中這樣的小吏將是重點監控的對象。一經發現有問題,絕不容情!
當然若是他們做得好,升遷的通道是打開的,這些人與新科進士一樣的對待。”
“陛下!臣反對,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到頭來只能做個風塵小吏,這是對讀書人的羞辱。”楊榮終于忍不住跳出來反對道。
“臣附議!”
“臣贊同楊閣老!”
……
有人帶頭,所有心懷不滿的官員紛紛附和贊同楊榮的話。
朱瞻基冷笑一聲道:“朕不需要你們贊同,也從來都沒有指望過你們能夠贊同。告訴你們那些門生故吏,不愿意就別來參加科舉。
再說以后得科舉他們還未必能考的中,從明年起,從縣試開始,都要進行分科考試,考試的內容八股文只是期中一科,還要增加明算、歷史、地理、天文,格物等科目。
所有科目的總成績才是科舉最后成績,現在這種只知四書五經,錢糧賬冊一竅不通的新科進士,如何能夠執掌一方,到了地方上肯定也是被胥吏架空,被當成一尊佛放在衙門做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