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任離任趕赴京城上任戶部郎中,本來是打算悄悄地離開,可是沒想到房山百姓在得知唐知州即將離開,便時刻關注著唐三任的動靜。
唐三任帶著家眷的馬車剛出了州衙的大門,就聽到有人高喊:“唐大老爺出來了!”
這一聲喊如同炸雷一般,州衙左近半條街的人都跑了出來,老百姓推舉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做代表頭頂著托盤跪倒在大道邊上,托盤里盛著飯菜與美酒。
“我等草民為大老爺送行,恭祝大老爺公侯萬代!”
唐三任忽然感覺自己的鼻子發酸,兩行熱淚已經順著臉頰滑落,這一刻唐三任覺得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都值了。
望著須發皆白頭頂饗食跪在地上的老人,唐三任翻身下馬,對拜在地上的老人深施一禮,哽咽著說道:“唐某何德何能,敢受父老鄉親如此的大禮,唐某慚愧至極!”
“大老爺在任這些年房山百姓得了多少恩惠,但凡有點兒良心之人就不敢忘了大老爺的好處。
我等草民知道大老爺清廉,不敢送大老爺禮物,還請大老爺再吃一口房山的飯,喝一口房山的酒,不管大老爺身在何處,也不要忘了我們房山人!”
“老人家放心,不管唐某身在何處,這房山就是我唐三任的故鄉。父老鄉親們就是唐某的親人,若是有貪官污吏敢于欺負你們,告訴唐某,唐某就是舍去這身官服,也要將害民之官拉下馬!”
唐三任不能辜負百姓的一番心意,從老人的頭上接過托盤,給自己滿滿的倒了一杯酒,舉杯向百姓示意道:“承蒙鄉親厚愛,唐某謝過眾位鄉親!”
“大老爺一路高升,公侯萬代!”
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說道:“鄉親們!山高路遠,后會有期!”
“恭送大老爺!這是我房山百姓聯名簽署的萬民傘,請大老爺收下,傘上面的每一個手印都代表著一個房山百姓,每一個房山百姓都慶幸趕上了唐大老爺這樣的好官!請大老爺收下百姓的心意。”
唐三任接過萬民傘,沖著人群拱拱手也不說話,翻身跨上馬背打馬而去,他不敢回頭,生怕一回頭就再也走不動了。老百姓跟在唐三任的車駕后面,默默的目送車駕離去,他們知道這個好官已經離他們而去。
本以為出了城就不再有百姓,沒想到凡是在官道旁有村莊的地方,都有百姓在那里等待,唐三任不敢也不能辜負百姓的真誠,每到一個村落都要喝一杯酒,吃一口菜。
沒走出二十里,本來還騎在馬上的唐三任已經在在馬背上坐不住了。只好上了自己夫人的馬車,唐賽兒騎馬佩劍守護在一旁。
走到房山與宛平交界之地,天色已經見黑,短短的路程竟然走了一天。出了房山地界,一下子清靜起來,找了一家路邊的客棧安頓下來,唐三任這會兒已經喝的酩酊大醉。
入住進來之后,唐賽兒吩咐店家給準備飯菜,并讓店家煮一些醒酒湯,以備唐三任需要。
第二天一早,唐三任從宿醉中醒來,就感覺頭痛欲裂,知道這是過量飲酒造成的后遺癥,見他醒來,守在他身邊的夫人趕緊吩咐將醒酒湯端來。
就見唐賽兒端著一碗醒酒湯走了進來,唐三任心里莫名的一疼,這個倔強的女子愿意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伏低做小,完全是為了不讓自己為難。
這個時候,唐三任不敢對她表示任何的關心,不然唐賽兒會受到更多的刁難。
選擇了跟在唐三任的身邊,唐賽兒似乎已經預料到了會受到大婦的刁難,好在一旦進京,唐賽兒就會選擇在別處安身,她絕對不會進唐家的大門。
這樣一位天子近臣進京,雖然官位不高,但是引起的轟動絕對不小,尤其是離任時萬民相送的場景很快就傳進了京城各個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