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里正就是劉莊的宗族的族長,劉莊顧名思義就是劉姓家族聚居的莊子。族長一聽張長德說是皇帝陛下的欽命的新政執行官,心里就是一突突。
族長雖然只考中的秀才功名,但是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自然看清楚了張長德身上的官服,一個九品官還要讓皇帝欽命,這不是皇帝的近臣,就是被皇帝貶謫的官員。
城下的官員,如此的年輕,根本就不可能是被貶謫的官員,剛進入官場倒是極有可能。這樣的九品官肯定不是科舉出身,沒想到這樣一個九品官竟然是皇帝欽點,看來皇帝對這個年輕人很重視啊,不給高位估計也是為了磨礪他吧!
“現在的國政不是很好嗎,為何又要改變?自古變法者有幾個成功的,非但變法不成功,還會引起黨爭,張大人身為皇帝近臣為何不規勸陛下,近君子遠小人,非要聽信小人之言,做這變法禍國之事。”這里正張嘴就是大帽子扣在了張長德的頭上。
“朝廷大事豈是你一個小小的里正可以明白的,朝廷施行新政的目的是民富國強,任何人阻攔新政都會被視為對抗朝廷,本官再次問你一遍,你到底開不開門,召不召集百姓?”
里正看張長德失去了耐心,也不敢過分的對抗,便拱手道:“大人稍等,老朽這就召集村民!”
一會兒工夫,劉莊的城門打開,里正帶著一大群人走了出來,集合在城外的空地上。
“大人!每家每戶都派出了一個代表,有什么話請說吧!”
張長德把新政的政策對村民講了一遍,不同于十里堡那種松散的聚居方式,劉莊這樣的宗族聚居村落,里正這個族長就是村民的天。
皇帝的話說了不好使,里正的話說了才管用。張長德的話說完,村民們的目光就都看向了里正。
里正不慌不忙道:“這新政對我等地多的百姓太過嚴苛,我等歷代先祖積累的田地又不是大風刮來的,憑什么就要把無地百姓的丁口稅攤到我等有地者的名下,老朽不同意,劉莊村也不同意這樣的新政!”
張長德冷笑一聲道:“里正若是覺得地多不公,可以將名下的土地賣了,本官可以為里正牽線搭橋!”
“老夫憑什么賣祖產,你這狗官居然逼人賣祖產,鄉親們回城,不與這狗官分說!”
劉莊百姓一句話沒說,得了里正吩咐,便從城門退回了城內。城門咣當當一聲關上,把張長德關在了門外。
張長德望著兩丈多高的城墻,知道自己遇到了難啃的骨頭,這樣以宗族姓氏為紐帶聚居在一起的百姓最是難纏。族長就是土皇帝,族長的話比官府的更好使。
想要打破這樣的宗族,要么就是將族長拿捏住,要么就只能使用暴力方式,將村寨打下來。
可是動武是最后的選項,若是剛一開始就使用武力解決,后面的隱患會非常的大。
張長德請教帶隊的羽林軍千總,這樣的村寨打下來費事嗎?
千總看了一眼堡寨的防御設施,表示只要準備好了,一個時辰就能攻下來。不過沒有皇帝旨意,他是不會攻城的。
羽林軍建軍的宗旨是保護大明百姓不受外敵侵犯,對內不是他們的任務,而且軍隊一旦對自己國內的百姓下過手,以后就會對百姓失去敬畏之心。
張長德想用武力解決的辦法也落了空,若是還沒等開始工作就求助于皇帝,自己這工作也就太失敗了。
面對著劉莊這個烏龜殼,張長德犯了難,十幾個同窗聚在一起商議對策,該如何破局。
誰都沒有想到還有地方百姓壓根就不把皇帝陛下的旨意當回事,無論是什么政策只有讓老百姓知道了好處,老百姓才會愿意接受。
一位同窗安慰張長德道:“長德也別著急,辦法總會有的,我觀察這個寨子只有一個城門。
老百姓總是要出城砍柴做活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