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不能回家,每年的軍餉能夠發給家中,也能補貼家用,也算是自己為家人做出了貢獻。
這樣更能讓他們安心的留在葡萄牙,不用擔心家人活不下去。
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王景弘正準備將陸地上軍隊收回戰艦開始返航,盧納再次來到了王景弘的座艦上。
這個時候大明艦隊已經沿著海岸線攻擊到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桑坦德,盧納登上王景弘的座艦,見到王景弘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卡斯蒂利亞王國同意出售十只綿羊給中國。
王景弘勃然大怒,怒指盧納道:“你卡國當我大明是叫花子嗎?就用十只羊打發咱家?”
“王將軍!十只羊已經是我國能拿出的最大的誠意,您不知道細毛綿羊對我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意義。
若是其他地方都有了細毛綿羊,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毛呢就失去了優勢地位,毛呢是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經濟支柱。失去這個支柱產業,卡斯蒂利亞王國氣候干旱少雨,單單依靠種植業根本無法養活王國的人口。”
王景弘沉吟不語,盧納緊張的注視著王景弘,生怕他再次說出戰爭的字眼。
沉吟半晌之后,王景弘不情愿的說道:“咱家算是認可了你的說法,不過這綿羊要咱家親自挑選,卡國不得阻攔!”
“親自挑選沒有問題,不過只能選擇母羊,不能選擇公羊,同時我卡斯蒂利亞王國要中國一半的貿易資格,也就是說中國以后運到歐洲的貨物,一半應該賣給我國,由我國進行承銷!”
王景弘還沒說話,一旁的葡萄牙翻譯不干了,當即回懟道:“我葡萄牙王國已經與中國簽訂了全面貿易條約,所有中國貨物運到歐洲都由我國進行承銷,貴國若是需要中國商品完全可以通過我國進行采購!”
“你們與中國簽訂的條約與我國有何關系,我國是在與中國進行雙邊談判,葡萄牙王國難道想插手我國的內政外交嗎?”
翻譯光顧著回懟盧納,忘記了翻譯的職責,大明自己的翻譯是個半桶水,只能聽懂個大概,連蒙帶猜的將聽懂的話講給王景弘聽。
王景弘冷笑一聲,低聲對身邊的下屬將領道:“夷人皆是見利忘義之輩,不可相信,既然他們都想要大明的貨物,那么就讓他們自己去爭吧!”
“公公若是葡萄牙被卡國吞并,我們豈不是沒有了落腳點?”喬開春問道。
“葡國能以小國一直屹立不倒,必有過人之處,咱家聽說葡國曾經與卡國有過一場大戰,結果是卡國輸了。
咱家相信就算葡國與卡國徹底交惡,兩三年內卡國也別想吞并葡國,你們也看見了,這西夷的堡壘都是山石砌成,而且這些城堡完全是為了軍事目的。
建造的非常堅固,想要從外面攻破,不付出比守軍多上幾倍的傷亡休想攻破!”
盧納還在與葡萄牙翻譯爭辯,在西夷眼中,商業行為是關乎一個國家命脈的大事,是不可退讓的核心利益。
王景弘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對于商業力量還沒有最直觀的認識,在他看來,商業發展的再好也不過是農桑之外的一個補充。沒有農桑的基本盤,所有的商業都是空中樓閣!
這就是東西方的價值觀差距,東方的中國除了少部分時間是分裂狀態,大多數時候都是大一統狀態,這對周邊的小國有著強大的向心力,中原王朝利用朝貢貿易資格讓周邊小國臣服于中央帝國,同時又以儒家文化深深地影響周邊國家,中央帝國一直都認為商業不過是手段,而儒家教化才是目的,儒家是道,而商業不過是術,道不能改變,而術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而西方因為一直沒有長時間的形成大一統的帝國,整個歐洲平原碎片化的分步著大大小小的國家,這些小國家若是關起門來自己過日子,根本就無法活下去。只能互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