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朕聽說你哥哥家的兒子現在在賦閑無所事事,朕打算將他安排到朕創辦的政務學堂中,讓他學習如何當官,你覺得如何啊?”
“陛下皇恩浩蕩,臣替兄長叩謝陛下!”王景弘撲通一下就跪下了,他沒有后就對侄子視如己出,侄子一旦進入政務學堂,那出來就是大明官員,大明現在已經隱隱有一個苗頭,那就是科舉官越來越被邊緣化,皇帝更加重視政務學堂出來的學生。
一年多的磨合,政務學堂已經走上正軌,招收的學生條件也變得越來越高,越是如此老百姓就越是愿意讓自己家的子弟去考政務學堂。
士紳子弟雖然不屑于與這些販夫走卒為伍,他們更愿意通過科舉入仕,皇帝也沒有關閉科舉入仕的大門。
朱瞻基就是想要讓這兩種不同教育背景出來的官員進行競爭,看一看到底哪一種方式更適合大明的發展,或者說兩種并舉才是大明今后該走之路。
“你起來吧!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忠心做事的臣子,你與鄭和給朕把海軍管好了,未來海軍的任務會越來越繁重。
朕聽說你把朕想要的綿羊的弄回來了,那綿羊現在在哪里?”
王景弘站起身子說道:“陛下!這件事說來話長,陛下不問臣也要向陛下稟報,這十五只羊全是母羊,那卡國不給臣公羊,就算臣派兵狠狠的打了卡國一頓,他們也只是妥協賣給臣十五只母羊,而是以五千卡國銀幣一只的天價出售,想要除非將卡國滅國,或者在戰場上繳獲他們的公羊。
臣手中當時只有一個千總的步兵,根本不敢深入卡國內陸,只能在沿海地區給卡國制造一些麻煩,最后卡國估計是受不了沿海地區的損失,才開始跟臣談判,這綿羊不但是高價出售,同時他們還要承銷大明運到歐洲貨物的三成。”
“這綿羊是人家的命脈,能賣給你十五只已經很不錯了,既然我大明的貨物在他們的國家非常受歡迎,你以后就要學會用貨物的承銷份額為武器,來達到我大明的目標。”
“為何這綿羊對卡國這么重要,為了一只羊甚至不惜與我大明傾國一戰?”
“我大明有桑蠶絲綢做為高級布匹,這些絲綢能夠行銷全世界,絲綢幾乎就是我華夏的代名詞。而這羊毛布匹就是卡國的高級布匹,他們的羊毛細膩柔軟,織出的布匹柔軟而保暖,是非常好的毛呢布匹,在整個西方都非常的搶手。
這是人家壓箱底的東西,一旦這綿羊擴散出去,卡國還拿什么跟別的國家競爭,能賣給你十五只母羊,一方面是覺得我大明離他們遙遠,另一方面就是卡國覺得沒有種羊,我大明是培育不出與他們的細毛綿羊一羊的綿羊。”
“是這樣啊!那臣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弄回來的綿羊沒有用嗎?虧得臣一路上拿這些羊當祖宗供著,就這樣一路上還死了五只,現在只剩下了十只羊。”
“十只羊,暫時夠用了,慢慢培育吧!現在的準備是為了將來十年后,幾十年后坐準備,孫子曰: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有些事早準備比晚準備好。
我們的絲綢也總有一天會被別的國家學會,瓷器也是一樣,等到大家都學會了,我們就需要有更有競爭力的商品,才能一直屹立于世界之林。
貿易是一個沒有刀槍的戰場,為大明爭奪貿易利益,也是大功一件。以后大明的核心圈是大明、朝鮮、倭國以及南洋,這些地方是我們拼死都要守衛的領土。這些土地上的子民不管他們是什么人,只要不服從大明的約束都要全部進行改造,大明的道路、城池等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
通過勞動改造,讓這些土人學會什么做一個勤勞的人,而不是做一個混吃等死的無用之人,核心圈之外就是要控制所有的戰略要地,為我大明的艦隊提供補給,同時也為我大明的貿易商隊保駕護航。”
王景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