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離開定海之后,便不再停靠,一路沿著臺灣海峽南下,穿過呂宋島與寧王島之間的海上通道就進入了蘇祿海,沿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海岸線,一路來到趙王島(趙王的封地包括內格羅斯島、宿務島和保和島,不過趙王國人力有限,現在優先開發內格羅斯島),這一次艦隊給趙王國送來一千移民。
這一千移民對于趙王來首可是日盼夜盼,雖然朝廷給他送移民要收取高昂的運費,還要監管對移民的安排,但是趙王朱高燧還是希望朝廷能給他送點兒人過來。
因為朱高燧發現這里的土地非常適合種植甘蔗,趙王國打算以甘蔗榨糖為主要產業,這樣的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島上的土人雖然比較溫順,但是干活的效率非常的底下,根本無法滿足趙王國的用工需求。
甚至趙王跟他的鄰居漢王國商量,希望能夠從漢王國購買一些土人奴隸,用于甘蔗種植園的勞作。結果被漢王一口拒絕,漢王國現在人力還不夠用呢,哪里有閑人給趙王國。
哥倆兒一商量,既然咱們都缺人,不行咱倆聯合起來去北面的呂宋島抓人,現在漢王國的造船業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幾百料的海船已經難不倒漢王國的工匠。
兩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又沒有大明那么多的道德約束,一拍即合,從此就開始了臭名昭著的捕奴行動。
可是干活的奴隸有了,監工的漢人卻依然不足,這就急需從大明國內引進。這一趟給趙王國送來的一千人就是如此,為了控制宗室藩屬國人口的增長,朝廷給藩屬國的人口大多都是男子,除了是整個家庭一同前來,很少有女人被分配過來。
不過這難不倒漢王與趙王,這哥倆把抓到的土人女子集中起來,挑選長相好看的,賞賜給沒有老婆的士兵和百姓,次一點兒的賞賜給那些一心一意給他們當狗腿子的土人。讓這些土人管理他們自己的同胞,土人的不滿就會從對漢人的額不滿轉移到土人狗腿子身上。
朱高燧非常熱情的將洪保等人迎進了他的王宮,盛情款待了他們。趙王國的一切行政管理都在模仿漢王國,可以說就是一個翻版的漢王國,
當然趙王國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這個以甘蔗產業為主打產業就是趙王國的獨創。
漢人來到這熱帶物產豐富的地區,根本不用犯愁吃飽飯的問題,只要勤快一點兒,就能吃喝不愁。
困擾漢人開發熱帶地區的最大敵人是疾病,盡管朱瞻基為了保證開發熱帶地區的安全,做了很多的準備。
比如說制作艾草制作的香囊用于驅蚊,比如宣傳青蒿汁能夠治療瘧疾,并且教會百姓如何辨認青蒿。
可是死亡率還是居高不下,每年因為瘧疾等疾病死亡的青壯年不下一成。好在這個時代的百姓對于死亡的接受程度遠比后世要高得多,老百姓對于移民海外后的生活總體是滿意的。
除了不能回鄉祭祖之外,他們已經把移民之地視作了第二故鄉,在這個醫學還比較落后的時代,就算在大明老家死亡率也不低。
朱高燧見這一次指揮船隊的換成了洪保,在酒桌上便問道:“洪保!怎么這次老馬沒來?”
洪保嘆了口氣說道:“鄭公公重病在身,現在留在上海養病,什么時候能夠完全康復還不清楚!”
朱高燧聽到鄭和病倒的消息,也是一陣悲傷,這些內宦跟他們這幾個皇子可以說是一起長大,鄭和年老體衰,他們自己也已經是知天命之年。
“老馬這輩子也算是功成名就,青史留名,沒有白活這一輩子!不像孤這等皇室逆子,估計留下的都是罵名!”朱高燧有些感傷。
“殿下不必如此感懷,鄭公公在海上漂泊半生,也該歇歇了。殿下分封海外,看似離開了中原之地,其實與中原又有何差別?
與在中原相比,殿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