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明顯沒想到楊家竟然還有一個孩子流落到了民間,不過不管怎么說能夠活著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陛下!您是怎么說的?”
“朕跟全旭說,一個還沒斷奶的孩子能有什么危害,朕實話告訴你,朕從來都不喜歡殺戮,殺人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候甚至還能激化矛盾!”
楊榮心中一震,皇帝的話語中透露出了很多的信息,不過他卻不敢相信。
“陛下是說要放過我的小孫子嗎?”
“朕的大明若是連個孩子都要難為,還有什么資格稱天朝上國!”
楊榮嚎啕大哭,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犯了這么大的罪,皇帝還能將他的血脈放過,這是多大的胸懷啊。
“陛下!臣好悔啊!想想臣這些年為了對抗陛下,做的那些腌臜事,就算百死也難辭其咎!”
“楊榮!你是否悔過不是靠嘴說的,而是靠著行動。至于你是生是死,也不是朕一言以決。而是要經過三法司的會審,大明律上你構成什么罪,就判什么罪!
我大明從前的律法太過隨便,因人而異,沒有明確的量刑標準,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從審判白蓮教造反者開始,朕就要求三法司制定詳細的法律,明確量刑標準。”
楊榮不知道皇帝為什么會對他說這些話,以他所犯的罪行就算誅滅九族也不算過分,楊榮在詔獄的時候曾經想過,皇帝會怎么對待他。
以楊榮的判定,就算是皇帝開恩,他楊家也得被夷三族,能夠有一個血脈保留已經是皇帝最大的仁慈了。
“陛下!恕臣糊涂,不知陛下之深意!”
“你不知道也沒有關系,過幾天你的案子就要在大理寺會審,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朕今天把你召過來,是想問問你江南的情況!”
“這······陛下想知道什么?”
“這兩年江南一直在與朕對抗,他們為了對抗朕,故意減少桑樹的種植,好多已經種植了桑樹的桑田,桑樹都被砍伐掉,重新種植了水稻,可有此事?”
“確實是有這樣的事,江南各地,尤其是臣的老家福建更是海外貿易大省。自從陛下設置海關,收緊海外貿易的管理,他們再想出海就得交稅,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從他們的身上挖肉,他們如何能夠愿意,反抗就成了必然!”
“朕就不明白了,他們這樣做對自己有什么好處,改桑為稻之后他們能多掙錢嗎?這樣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行為,圖什么呢?”
楊榮低頭不敢回答,他能說江南大戶是為了抵制皇帝的海外貿易政策,讓皇帝低頭放開海外貿易限制。
至于說讓皇帝放開海外貿易限制,讓江南士紳不用交稅就能出海貿易,這對皇帝有什么好處。皇帝收緊海關管理,江南不合作頂多是少收一點兒稅,少掙一些錢。可是放開了海外貿易限制,皇帝可是一文錢都看不到,當皇帝傻嗎?
至于說江南普通百姓因為改桑為稻而遭受損失破產,引起社會動蕩,皇帝早有預案。破產百姓完全可以移民海外,省的在家鄉受士紳的氣。
皇帝見楊榮不說話,冷笑一聲道:“楊榮!不說話了,坦白的說江南故意減產絲綢是讓朕的寶船隊減少了利潤,逼得朕不得不使用北方的柞蠶織綢。你也知道柞蠶并不適合織布,柞蠶更適合做被子的填充物。
不過朕不著急,朕不差這點兒絲綢的利潤,再說這桑蠶也不是就江南能養,湖廣、四川也一樣適合種桑養蠶。江南的士紳別到時候被這些地方給搶了市場,他們后悔都來不及了!”
聽完皇帝的話,楊榮頭上的冷汗就下來了,若是沒有絲綢之利,江南就會變得跟大明其他地方一樣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楊榮現在明白了皇帝找他來的原因,皇帝是想讓他提醒江南的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