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思維若是換作一個讀書人,周忱并不奇怪,能夠考上兩榜進士者沒有一個庸人。讓周忱沒想到是王二這樣一個幾乎就沒讀過什么書的人竟然能夠看透這其中的道理。
周忱無意識的用手指輕扣著酒樓的餐桌,發出‘嘟嘟’的聲響,沉吟半晌嘆了一口氣道:“不光是如此,通過買地的收入,正好可以作為新政的啟動資金!”
“周大人想過沒有,普通百姓哪有錢買地,若是將官地變為私地,晚輩估計到最后土地全部都要裝到士紳豪強的口袋里。”
“你說的這問題肯定存在,不過這就需要官府的干涉,百姓沒錢,可是大明皇家銀行有錢??!老夫又一個構想,官府給百姓做擔保,用土地做質押。向大明皇家銀行貸款!”
“你這個要求肯定很難通過,這么大批量的貸款,肯定會有大量的壞賬,不是所有百姓都能認真還貸款的。”
“這可能就是陛下生氣的地方吧!陛下大概覺得老夫的屁股坐歪了吧!”
“不至于的,陛下絕對不會認為你的屁股坐歪了,這一點陛下對你是絕對信任的!”
“不說這個了,老夫就要搭乘官船進京了,下次見面還不知什么時候呢!今天你我忘年之交就一醉方休!”
“好!一醉方休,今天周大人就住在我家,你弟妹的廚藝不錯,周大人也嘗嘗我夫人做的菜!”
“那老夫就叨擾了,還有你我既然是往年之交,以后老弟不要‘周大人’、‘周大人’的叫,如果老弟看得起老夫,那就稱老夫一聲‘恂如兄’!”
“這合適嗎?”
“怎么不合適?你要瞧得起老夫,那就叫老夫一聲‘兄長’!”
“那我就高攀了,恂如兄!”王二端起酒盅站起來道:“請!”
“仲義老弟請!”
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第二天去碼頭上船的時候,周忱發現王二也跟著上了船。便指著王二說道:“你小子隱藏的夠深的啊!”
“恂如兄!我可聽說今年陛下將除了海外,在外地的近臣都召回了京城,我看是陛下想我們了。”
二人剛說了兩句話,就見胡元澄提著一個柳條箱匆匆忙忙的上了船,二人指著胡元澄笑道:“看來老胡也接到了進京的旨意了!”
“兩位比下官來的快??!”
“老胡!快過來坐!”王二招呼道。
“這就過來!”
“老胡最近忙什么呢?”周忱問道。
“說來話長!陛下給天津鋼鐵廠下達了一個旨意,說是要修一條從北京到天津的試驗性鐵軌路。”
“什么叫鐵軌路啊?”
“兩位難道沒有聽說過什么叫書同文、車同軌嗎?”
“這與書同文、車同軌有什么關系?”
“知道秦朝的馳道是怎么修的嗎?”
周忱不同于王二沒讀過多少書,對史籍還是非常了解的。盡管儒家對于秦朝這個不喜歡儒家的朝代百般詆毀,不過還是有人認真的去讀關于秦朝的史籍。
秦朝的馳道并不是如現在的官道一般修成平路,而是而是修成了木軌路,馬車只要制作出特殊的輪子卡在軌道上,就能減少摩擦力,能夠省力快速奔跑。
這就是秦朝要求車同軌的原因,只有所有的馬車規格都是一樣的,才能毫無障礙的在馳道上奔馳,由于有了馳道,秦朝的后勤給養運輸要比其他六國快的多。
“這樣一條全部用鐵軌修建,那得需要多少鐵軌???我大明現在的鋼鐵產量供應的上嗎?”
“下官正為這事犯愁呢!眼下大明到處都需要鋼鐵,如今大明主力軍隊都要換裝新式火銃和鎧甲,就這一項至少就要去掉鋼鐵產能的一半。
更別說陛下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