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被皇帝跳躍性的思維弄得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起身拱手謝恩道:“臣謝陛下隆恩!”
“以后不光是楊師傅,所有六十歲以上的重臣,都要配一個年輕人做助手,一方面減輕老臣的負擔,一方面也是鍛煉年輕人。”
能夠熬到六部堂官之人,沒有一個年輕的,五十歲那都叫身強力壯。對于皇帝這道圣旨,眾臣非常感動,齊聲謝恩:”臣等謝陛下體恤!”
“吏部的改制朕就一個要求,做為管人的部門,公正廉潔是最低底限。朕聽說文選清吏司若是不給送禮,根本就拿不到官憑,若是改制之后再出現吃拿卡要現象,有一個朕查一個,絕不容情!”
“老臣明白!一定嚴格要求屬官,不敢有絲毫懈怠。”
蹇義明白,吏部是一個強力部門,皇帝并不希望削減吏部的權力,可是卻要對吏部上下進行梳理。
一些混在吏部的老油條,都必須清理掉,吏部必須認真肩負起對官員的考核、記功、懲戒、存檔等責任。
他知道自己已經老了,如此高強度的工作量,已經不是他這個已經風燭殘年的老人能夠駕馭。
是時候把位置騰出來讓給年輕人了,過完年后就向陛下提出致仕請求,該回家養老了。
“諸位吏部乃是百官之首,暫時不做大的改變,不過下屬四司必須要重新厘定。接下來我們議一下刑部的改制,刑部目前最主要的職責就是制定法律,抓捕案犯,掌管天下刑獄。
改制之后,刑部將下轄刑法司、法醫司、偵緝司、治安司、牢獄司等五司。刑法司負責編纂法律,隨著大明的不斷發展,《大明律》也要進行不斷的修正。
法醫司將集中天下最優秀的仵作,進行編纂驗尸書籍,尤其是要統一學習前宋名臣宋慈的《洗冤集錄》,對天下命案的驗尸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據。
一樁命案的正確偵破對民心士氣有著極大的提高,老百姓有著樸素的價值觀,他們自然會認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誰也不希望自家的家人白死。
歷代都對命案極其重視,就是這個道理,而法醫一道其中有很多的學問,必須要進行系統的學習,從前我們對仵作太過輕視,造成了許多的冤假錯案,讓民間百姓對官府怨念頗深,刑部改制之后,必須要提高仵作的待遇,給予官位!”
“元輔!仵作毀人身體,整日與尸體為伴,這個行當歷來為民間所不齒,若是提高仵作的待遇,會不會引起紳民百姓的反對?”大理寺卿胡概問道。
“正因為百姓不理解,所以才要提高仵作的待遇,這樣才能讓有志于此道者,愿意從事此道。同時也要在宣傳上說明,仵作驗尸是為了還死者清白,找出真兇,相信任何一個死者家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親人含冤而死。”
“可是死者為大,若是毀壞了死者的尸體,最后案子又沒有破獲,死者親人必定會大鬧公堂,到時候會引起極其惡劣的影響。”
“解剖尸體之前必須要取得死者親人同意,死者親人必須要簽字畫押之后,才能進行解剖。”
胡概聽楊士奇已經考慮到死者的問題后,便不再做聲,刑部尚書金純問道:“元輔!刑部改制之后,司法可一之?”
楊士奇一愣,沒想到金純會如此發問,這個問題他回答不了,也不敢回答,若是天下一法,那豈不是權貴與庶人同罪。
他看向皇帝,詢問皇帝的意思。皇帝知道這個時候自己必須表態:“金愛卿,諸位愛卿,新政之后,將會重修《大誥》,以《大誥》為國家基本法,《大誥》是基本條例,規定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每一個不同階層之人權力范圍。
“而《大明律》是細則,規則每個人不能干什么,法律不分你是權貴還是百姓,故意殺人者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