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回去后代朕向姑姑問好!”
“臣代公主謝陛下隆恩!”
“還有誰不愿封藩海外?”
眾人猶豫了一會兒,陽武侯薛祿站起來說道:“陛下!臣也不愿封藩海外,臣自請將封地退回,僅保持侯爵的名譽。
臣的子孫不爭氣,出去之后,恐怕連活下去的本事都沒有,在大明就算有一天臣不在了,兒孫們還能靠著種地生活。”
陽武侯長子薛勛早逝,次子薛恒還小,孫兒薛詵更是一個七八歲的奶娃子,可以說陽武侯侯府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原本歷史上薛祿已經在宣德五年故去,這一世由于薛祿不在北方邊關苦寒之地受苦,而是一直駐守交趾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溫潤的氣候讓薛祿多活了幾年。
薛祿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不成了,說不定哪天就會一命嗚呼,這次回來也準備跟皇帝請辭回家養老。
看著滿頭白發的薛祿,朱瞻基也是一陣感慨,大明如今的將領有些青黃不接,陽武侯都已經七十五了還在為國戍邊,點點頭道:“好!陽武侯既然不愿封藩海外,那就按照新政的規定執行!”
“謝陛下!臣年齒已高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不能為陛下牽馬墜蹬了,還請陛下讓臣歸家休養!”
“朕準了!”
陸陸續續的又有十幾人選擇了放棄封地,只保留名譽爵位,不去封藩,剩下的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封藩海外自己建國。
朱瞻基讓金英掛起一張地圖,用手指著南洋諸島之南的一座巨大的陸地說道:“這片陸地比我大明小不了多少,島上現在還是蠻荒之地,只有一些未開化的野人,這里就是你們將來的封藩之地,考慮到你們能夠聚集起的人手不會太多,單打獨斗肯定不行。
朕希望你們能夠聯合起來,互相幫助,共同開發這片陸地,如何劃分勢力范圍朕不管,你們自己商量著來!”
群臣看著皇帝指向的那片陸地,紛紛議論起來,蠻荒之地就意味著什么都沒有,去了那里就得重新開始,弄不好都得過野人的日子。
唯一的好處就是蠻荒之地沒有土著的競爭,至于那些沒有開化的野人這些殺才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跟野獸一般的人有什么好怕的。
有些人開始打起了退堂鼓,琢磨著過后找皇帝說說情,不把自己的封地收回。
看著眾人議論了一會兒,朱瞻基敲了敲桌子等待眾人的聲音安靜下來,說道:“諸位散會之后將自家能夠組織起多少人報給朕,朕也好組織船隊,同時你們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采購。
首先是農耕工具,其次是武器的選擇,最后是糧食種子,布匹、生活物資,這些瑣事將會占用大量的時間,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朕調集大明所有的遠航船只,一次性將你們先送過去,然后再給你們把物資送過去。
具體的條件協議,在專門的會議上進行商議,今天就不具體說了,接下來我們要商議諸位不再擔任朝廷職位之后的軍隊架構改革。所有準備封藩的勛貴可以退場了。”
愿意封藩的勛貴起身離去,最后只剩下二三十人留在了會議室中,這些人中大部分都不是勛貴,而是真正的帶兵之人。
有一個人卻很特殊,這位跟皇帝是表兄弟,是大明勛貴的頂級人物,朱瞻基看著自己這個表弟問道:“顯宗也不想出去嗎?”
“徐顯宗站起來說道:“臣哪都不去,魏國公府也不需要那么大的權力,只要能在南京城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就是臣家最大的愿望。”
“你可知一旦將你家的封地抽走,你家可就沒有多少進項了,你們這一大家子還能支撐下去嗎?”
“臣家這些年跟著陛下在海外貿易上掙了不少錢,還在南京開了不少買賣,土地那點兒進項臣早就不在意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