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砍伐都必須經過山林司的批準,砍伐與補種必須同時進行,砍伐一棵就必須補種一棵,無論是誰要砍伐山林司的樹木都必須要通過購買的方式。所有有山林的地方都屬于山林司的管轄范圍,山林司會成立林場安保隊,打擊盜采砍伐樹木。
同時山林司還要在西北地區進行植樹行動,以保護西北脆弱的生態,尤其是黃河上游的戈壁之地和邊墻附近的生態恢復。
這樣山林司在新政推行的各縣要建立林業局,掌管各縣國有山林樹木,各縣至少要有二十人的管理隊伍。
漁業司統管天下疍民,首先要改變疍民的生存環境,取消疍民不得上岸居住的舊制,給疍民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大明的漁業管理現狀基本上零,這方面的投入建設還需要漫長的時間,等到海洋捕撈成為漁業的主力的時候,漁業司就有了用武之地。
牧業司是我大明一個重要的部門,太仆寺直接并入牧業司,要適合放牧的地方建立馬場,為軍隊提供戰馬的補充適宜放牧的地方大多都在草原,軍隊要保證牧業司在草原建立馬場的安全!”
皇帝打斷了況鐘的話,說道:“關于養馬的事,軍隊一定會給牧業司最大的支持,關于牧馬人完全可以雇傭草原牧民,可以給予比他們自己放牧更高的收入。
畢竟草原牧民的放牧經驗要比我漢人更加豐富,他們知道如何放牧才能更好的釋放戰馬的天性,若是讓我漢人養馬,說不定戰馬就養成了只能拉車的駑馬。”
“陛下圣明!這就是我大明馬政總是經營不下去的原因所在,戰馬必須要能夠在野外肆意奔跑,保持足夠的奔跑能力,這就要馬場有足夠的空間,大明能有如此空間之地,只能是草原。
臣計劃在大寧與興和建立兩座軍馬場,每座軍馬場每年能夠給大明提供十萬匹軍馬。這樣的規模需要巨大的場地和人力。
每座馬場至少需要數以千計的牧馬人和管理者,加上他們的家人差不多要上萬人,還要準備戰馬過冬的干草、豆料,兩座馬場需要投入的成本至少要上百萬兩。
農林漁牧四司的預算最少需要二百萬兩,不過每年農業司的土地交易沏水喝印花稅收入,林業司的木料出售、漁業司的魚稅收入以及牧業司的馬場收入這些收入都是計入國庫收入的?!?
通過農林漁牧部侍郎況鐘的介紹,農林漁牧部總體來說是一個掙錢的部門,所做的預算也是為了更好的做好明年的工作,楊士奇對于這樣的部門非常喜歡,既能替朝廷管理地方,還能給朝廷創造收入,這樣的部門多多益善。
農林漁牧部的預算匯報完之后,交通部尚書吳中站起來說道:“明年交通部有兩大項目需要投資,第一項目就是我大明南北大通道,目前已經修到了黃河北岸,明年最主要就是論證是否能夠在黃河上架設一座堅固的橋梁,大明目前還沒有在大河上架橋的經驗,需要選擇合適的地點通過一系列的論證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有能力架設這樣一座橋梁。
這樣一座橋梁肯定投資巨大,且不是一年就能建設完成,需要朝廷給予資金支持,普通道路的建設倒是能夠通過設卡收費的方式進行籌款,南北大通道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籌款,采取向銀行借貸,設卡收費還貸的方式,已經修通了一千多里。
第二個項目是陛下要求在京城與天津之間修建一條鐵軌道,軌道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先秦就已經建設過,不過那時候建設的是木制的軌道。這樣一條鐵軌道的投資巨大,需要朝廷撥款修建。
兩個項目投資,京津鐵軌路全長三百五十里,按照所需鐵軌、枕木、路基,以及人工,一里鐵軌路至少需要一萬兩銀子(明朝時人工便宜,但是鐵的造價高,綜合下來與后世鐵路的成本差不多少,不過比起后世的質量那就差的太遠了),三百五十里就需要投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