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國講了很多關于醫療衛生部的計劃,所有官員聽的很認真,別看這些讀書人瞧不起奇技淫巧,不過對于醫生卻很尊重,雖然不會讓醫生獲得高位,不過其社會地位卻很高,醫生也是士紳的一員。
十個醫生九個是讀書人,剩下一個半個是僧、半個是道。沒有人會認為自己一輩子都不得病。儒生有句名言叫做‘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對于多開幾家醫院,沒有人會反對。
不過在場的官員更想知道的是,這些醫院官員看病是否不用花錢,他們是否享受就醫特權。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王安國緊接著便說道:“醫院鋪開之后,所有官員享受免費就醫的優待,不過藥費需要官員自己出。
也就是說醫生可以免費給你開方子,抓藥那是你自己的事。計劃中七所醫院需要七百人,醫學堂至少需要一百人二十人,藥材司包括采購人員,會計人員、驗貨人員、倉庫保管人員、藥材調配人員至少需要一百人,衛生健康需要一個二十人的審稿團隊,預防傳染司將會成立一個傳染病研究院,至少需要百人以上的規模。
醫院平均月俸十兩,醫學堂百人學生的伙食銀每月百兩,教職工平均月俸十兩,藥材司平均月俸十兩,藥材采購預算五十萬兩,衛生健康二十人月俸二十兩,預防傳染司是研究機構,按照研究的方向與進度給予資金支持,首批預算計劃為十萬兩,醫院建設預算十四萬兩。算上醫療衛生部各級官員,共計預算一百萬兩?!?
聽到王安國報出朱瞻基的眉頭就皺了起來,在朱瞻基看來,單個部門的預算,教育與醫療應該是投入最大的部門,就算不能達到教育部恐怖的七百萬兩,至少也要有二百萬兩才行。
不過朱瞻基沒有說話,這第一次的預算會議主要是讓官員們適應未來的行政模式,等到一切走上正軌之后,他們就該知道自己的部門該爭取多少預算了。
現在就剩下兩個特殊的部門,一個是錦衣衛,一個是東廠。這兩個部門可以說是維護皇權的強力部門,怎么花錢肯定不能讓官員們知道。
兩個部門就需要用特別預算的方式撥款,朱瞻基跟內個達成了一個協議那就是明年兩個部門每個部門二百萬特別預算,由皇帝、內閣、度支部三方簽字之后進行撥付。
細心的大臣將所有部門的預算相加起來,發現差不多有六千五百多萬兩,剩余四百萬兩,都想知道這剩余的四百多萬兩如何安排。
可是無論是楊士奇還是內閣其他人,誰都沒有提那四百多萬兩預算的安排。皇帝不可能跟眾臣解釋這四百多萬兩的用途,楊士奇和內閣在這種場合上更是不敢亂說。
畢竟這預算里的錢,大多數都是皇帝掙的,皇帝拿走四百萬兩去養特務組織,內閣也是無可奈何。若是皇帝新生不滿,那就不是四百萬的問題,四千萬都不給了。
楊士奇適時向皇帝問道:“陛下!各個部門的預算已經基本做完,陛下可還有什么圣諭指正?”
朱瞻基點點頭道:“朕沒有什么可指教的,這預算制度,大明是破天荒第一回執行,其中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漏洞,各部要在運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利用漏洞牟利。
這種利用漏洞牟利的行為,比貪腐更加可恨,一經查處,立刻撤職,永不敘用!朕的錦衣衛和東廠時刻都會盯著你們的,想要發大財那就去經商,現在朝廷給予商人的條件前所未有的好。
百姓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法律出來之后,任何官員都沒有權力剝奪百姓的合法財產,這條法律能夠給商人提供很大程度的安全感。
想要當官就不要想著發多大的財,朝廷給你們的俸祿是讓你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能夠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朝廷的政務當中,若是還想著利用旁門左道撈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