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朱瞻基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姑娘居然看上了回京述職的方瑛,二人的年齡倒是非常的般配,昌平十六歲,方瑛剛二十歲。
不過朱瞻基可不敢貿然點頭,以方政家的現在的條件也不知道人家有沒有定親,若是定親了,那就什么話都不能說,大明皇家還做不出拆散人家姻緣的破事。
這事對于皇帝來說非常容易,大明朝高官顯貴的事情都在東廠監察的范圍之內,大臣之間的聯姻對于皇家來說那也是一種隱患。
很快范安的吧匯報就送到了皇帝的案頭,方瑛醉心于武學,整日都在鉆研如何領兵打仗,而并未定親成婚。
聽了范安的匯報,朱瞻基心里一沉,這樣一個武癡,于國是棟梁之才,于家卻不一定是個能夠體貼妻子的丈夫。
不過既然是自己的閨女挑中的,做為老爹無論如何也要為閨女把這婚事給辦成了。
方政莫名其妙的就被皇帝召進了乾清宮,兒子頭一天剛進宮面圣,怎么今天又要自己進宮呢?
進宮之后,發現皇帝正在笑瞇瞇的等著自己,朱瞻基看到方政進來,趕緊吩咐范安給方政搬個錦墩。
方政看到自己還沒有行禮皇帝就把錦墩給他搬過來,方政有些吃驚,他才四十多歲,正是武臣的巔峰時刻,還不至于在皇帝面前受到優撫,難道皇帝覺得自己老邁了嗎?
“方愛卿!坐!今天朕請你來是有一件私事,聽說令郎還未成親,可有婚配的人家?”
“陛下是說臣的長子方瑛嗎?”
“對!就是方瑛。”
“回陛下!犬子還未婚配,只因這孩子太過癡迷武學,以霍驃騎為榜樣。他母親一提成親的事,他就會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搪塞。”
“有志氣是好的,該成家也是要成家的,方瑛有二十了吧?”
“回陛下,犬子生于永樂十四年,今年剛好二十。”
“朕的長女昌平公主今年已是二八年華,想與愛卿攀個親家,不知可否?”
方政心中一陣竊喜,皇帝這是想尚公主給方家啊!這可是天大的恩典,尚了公主那可就等于半只腳踏入勛貴的行列,只要在戰場立上些功勛封個世襲的爵位一點兒難度都沒有。
這會兒的駙馬可不是土木之后的駙馬,是個有點志氣的都不愿意尚公主,沒有權力不說,還處處受奴婢刁難。
“陛下!臣子頑劣恐配不上陛下的金枝玉葉,還請陛下三思!”方政本想著謙虛一下。
可是沒想到皇帝一聽這話頓時把壓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你方政倒是有自知之明,你那兒子確實優秀,但是配朕的公主還差了一點兒!”
方政一驚,這皇帝怎么不按套路出牌,難道不應該說:令郎天資聰穎與朕的公主郎才女貌,簡直是天作之合嗎?
“陛下!這······”方政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這時候屏風后面傳出一聲輕輕的咳嗽,朱瞻基知道自己的閨女抗議了,也罷女大不中留,既然閨女相中了,當爹的也不能硬攔著不是。
“方政!這婚事你要沒有什么意見,那就這么定了,不過昌平年齡還小,朕打算再留在身邊兩年,等到昌平滿十八歲,再與令郎完婚。”
“一切聽從陛下安排,正好這兩年也讓那混小子收收心!尚公主可是我方家的幾世修來的福分。”
“方愛卿,你理解錯了,朕是嫁女兒,不是尚公主!”
方政當然能夠明白‘嫁女兒’與‘尚公主’的區別,雖然說就是公主下嫁,到了婆家也一樣是君臣有別,但是不會另外開府,駙馬想要見公主還得通稟。
這區別就跟民間的娶媳婦和當贅婿一樣,娶媳婦家家歡喜,不是沒辦法有幾人愿意去當贅婿。
方政沒想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