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越發的發現這極東之地到處都是寶貝,越是知道這里到處都是寶藏,就越是對身在紫禁城的皇帝敬畏。
這些事皇帝是怎么知道的,皇帝陛下怎么會知道遙遠的東方還有如此大的一片大陸,而且很清楚的告訴自己橡膠樹具體在那個位置。
這一路從東方港向南走來,王瑾發現極東之地的地形與皇帝給他地圖一模一樣,就像皇帝陛下親自走過的一樣。
王瑾知道自己必須回國了,在東方大陸搜集到的重要物資要抓緊時間送回國內,尤其是皇帝急需的橡膠。
在沒有建成的東京城工地,王瑾留下了一個協的海軍陸戰隊,并且留下了足夠兩年使用的物資以供官兵使用。
留守官兵不但要負責繼續建造城池、房屋,還要在城外開荒種地,農耕文明到了任何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考察當地是否有農耕的條件。
很明顯,東京城是個非常農耕的地方,氣候炎熱多雨、土地肥沃,是理想的水稻種植基地。雖然說北方士兵不會種植水稻,但是他們還是可以在土地上嘗試種植其他的一些種子,比如培植在本地獲得玉米、木薯等作物。
當然還有那些已經發芽的樹苗,也需要留守士兵維護,并且在培育的過程中找到最合適的培育方法。王瑾給他們的任務是,等到下一批移民到來的時候,他們能夠建造起足夠的房屋,開墾出足夠的土地供移民使用。
遠航最難的是沒有熟悉的航線,有了熟悉的航線,航行就只剩下了枯燥的漂流?;爻痰暮匠虥]有任何的波折,乘著信風和洋流,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王瑾便回到了大明旅順港東洋艦隊基地。
這一趟的遠行可以說是一趟賠錢的遠行,雖然說遠行的費用是用倭國的賠款在支撐。不過大明朝廷現在已經習慣了海軍的遠航帶來的是豐厚的利益,這樣一次沒有多少利益的遠航并沒有引起朝廷上下的重視。
朝廷不重視不代表皇帝不重視,朱瞻基非常清楚這一趟遠航的意義何在。在收到王瑾從東方大陸回來的消息,朱瞻基第一時間下旨王瑾回京述職。
王瑾的艦隊帶著運往京城的各種種子和物資??吭跂|洋艦隊在天津的軍港,物資上岸之后,被裝載到馬拉鐵軌車上,運往京城。
王瑾是第一次乘坐大明的鐵軌車,鐵軌車給王瑾的最大感受就是速度快,由于鐵軌與車輪都是光滑的鋼鐵,摩擦力小,馬拉起來自然是省力不少,同樣的重量馬匹自然會跑的更加的快速。
其次是鐵軌車要比馬車平穩的多,王瑾可是感受過馬車的顛簸,若是遇到官道年久失修,坐在馬車里的感覺可是非常的酸爽,不把人顛散架了不罷休的樣子。
天津軍港到京城三百多里,馬拉鐵軌車中途只停靠了一次,換了一回馬匹,只用了四個多時辰便趕到了京城。
早上出發不到天黑就趕回了京城,這讓王瑾非常的吃驚,這樣的速度快趕上了六百里加急了。
王瑾是內宦,進宮并不需要向宮中遞牌子,只把宮中的腰牌遞給守門的羽林軍士兵,便順利回到了宮中。
到了宮中,王瑾第一時間便去求見皇帝,不過皇帝卻在坤寧宮,今天正好趕上昌平公主抱著孩子回宮看望父母。
做為大明目前為止唯一一個采用平民嫁娶的方式下嫁給大臣之子的公主,昌平公主從小就享受了萬千寵愛,在方家內也是地位尊崇。
方家對皇帝能夠以尋常的嫁娶方式將公主下嫁到方家,方家對此感激涕零,這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是一個信號,方家的長子不是駙馬,不是依靠尚公主獲取榮華富貴,兒是可以繼續建功立業的。
事實也是如此,方瑛到現在還是云南京城兩頭跑,一年在京城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只有在年節的時候才會回家省親。
而昌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