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賠款,讓倭國占據了后世墨西哥整個北方以及燈塔國的德克薩斯州以及德州以東的地區,這讓倭國成為了兩洋國家,那個時候大明早已完成了環球航行,大明環球航行除了證明了地球是圓形之外,還打通了極西之地與東方大陸的聯系。
倭國在東方大陸獲得了比倭國本身十倍以上的土地,并且在這些土地上發現了大量的銀礦,這些銀礦開采非常容易。
有了銀礦的加持,倭國的實力突飛猛進,讓倭國有了能夠與大明一較高下的錯覺。
在獲得這些土地的同時,也讓倭國與當地的土著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土人不滿倭國對他們非人般的壓迫,紛紛起來反抗,倭國在這些新占土地上時刻都面臨著土人無休止的襲擊。
不同于大明對土著采取平等對待,以誠相待的態度,倭國人卻對土地極為貪婪,他們不允許與土著共享土地,更愿意將土著做為奴隸奴役。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倭國的殘暴行徑讓土著百姓更愿意與大明合作,甚至愿意加入大明的宗藩體系,因為多年以來的經驗讓他們發現,只要加入大明的宗藩體系,大明就會保護他們的安全。
他們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與大明統一貨幣,使用大明的交易體系,允許大明在國內進行采礦、修路等活動。就算是采礦和修路等活動,所獲得的利益也會與所在國家分享利益。
對于大明這樣的做法倭國強烈不滿,對大明多次提出抗議,覺得大明這樣做是侵害了我倭國的利益,大明對倭國的抗議嗤之以鼻,這讓倭國上下都憋著一口與大明決一死戰的決心。
終于在倭國偷襲大明建中城,并且將建中城占領之后,第二次明倭戰爭爆發,大明做為大明體系下的盟主,召集了所有盟國共同出兵討伐倭國,這一戰不但將倭國對外殖民發展起來的全部成果打掉,還徹底的將倭國滅亡,倭國在東方大陸的土地被大明的各個宗藩國瓜分掉,甚至就連本土也只剩下了本州島。
倭國周邊的幾個島分給了大明新一代的親藩,這一戰徹底的將倭國打服,從此成了大明忠心耿耿的狗腿子,跟在大明身邊,與朝鮮一樣成了大明兩大忠犬。
這些都是后話,王瑾將倭人放到半島上,便繼續向東京城航行,從這里到東京城已經非常的近,艦隊又航行了兩三天的時間便到達了東京城。
八萬移民下船之后,一下子便將不大的東京城內城填滿,這些移民的到來,加快了東京城的發展,勤勞善良的大明百姓與本地的瑪雅人相處的非常融洽,強大的中華文明,不斷的改變著瑪雅人的生活,他們自覺不自覺地融入大明百姓的生活,以說漢話寫漢字為榮。
甚至一些在東京城這邊討生活的瑪雅人,根本就不愿意離開,不斷地向官府遞交加入大明國籍的申請。
大明官員告訴他們加入大明的國籍就有為大明作戰的義務,原本你們在東京城只要照章納稅就可以了,若是加入大明國籍就會承擔更多的義務。
瑪雅人只問了官員一個問題,加入大明國籍是不是他們的孩子就能在大明的學堂里讀書,接受大明的教育,與大明的孩子一樣有相同的權力,可以參加大明的官員考試,可以去大明的本土旅行。
官員當然回答,只要加入大明國籍當然就能與大明百姓一樣享受這些權力了,義務和權力是相輔相成的。土人表示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要拒絕義務呢,加入大明國籍,大明就是就是自己的祖國,為祖國戰斗不是理所當然之事嗎?
對于土人入籍的問題,大明官員處置的非常謹慎,因為這些土人的膚色還是要比大明百姓深一些,朝廷對于昆侖奴可是有著明確的禁令,不管是男女都不得與昆侖奴成親,一旦違反禁令,就相當于自動放棄大明國籍。
昆侖奴自然也不允許加入大明國籍,在南平州專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