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的到處都是沙漠荒原,東岸的土地到處都植被,即使現(xiàn)在是南半球的冬天,還是到處都能看到綠色的植被。
如此繁茂的植被說明了這里非常地適合人類繁衍生息,這樣一片土地一定要控制在大明的手中,這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一路北上航行,王瑾發(fā)現(xiàn)了太多的河口,這充分的說明了這塊大陸是多么的富足,有水的地方那就是農(nóng)業(yè)的天堂,直到船隊轉為大致東南向西北的方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航行艦隊發(fā)現(xiàn)了一條寬闊的河口。
剛剛航行到這里的時候,王瑾根本沒有想到這是一條河的河口,以為這又是一處海灣,只是下令繼續(xù)靠著左岸陸地航行,在河口航行了一天之后,洗甲板的士兵發(fā)現(xiàn)這里的海水竟然不是咸的。
士兵將這個發(fā)現(xiàn)報告給了王瑾,王瑾親自嘗了一口士兵打上來的海水,發(fā)現(xiàn)果然是淡水。王瑾馬上明白了,這哪里是海水,這分明是一條超大的河流。
這是王瑾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大河,就算是大明的長江,站在崇明島的高處也能望見兩岸,可是站在桅桿上的士兵只能看到一片蔚藍,完全沒有其他江河入海口攜帶泥沙的那種渾濁狀態(tài)。
這樣一條大河能夠通往哪里不是王瑾現(xiàn)在的首要目的,艦隊此次航行的最大目的是證明通過海路能夠到達東方大陸的另一側。
王瑾果斷下令橫渡這條大河,船隊轉舵向北大半天的時間便在船隊的右側看到了陸地,這個角度的航行,右側出現(xiàn)陸地的最大可能性就是這一片陸地是一個島嶼。
船隊并沒有在右側的陸地上靠岸,而是繼續(xù)向北航行,果然驗證了王瑾的判斷,繞過這個河口島嶼之后,艦隊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航行再次看到前方的陸地。
調整航向之后繼續(xù)航行,終于在宣德二十年的七月,經(jīng)過大半年的航行,艦隊進入后世的加勒比海。
當然這個時候可沒有加勒比海這個稱呼,在穿過一片破碎的海島,進入這片相對封閉的海域,海上的風浪頓時小了很多,一直在風浪中航行的全體艦隊官兵一片歡呼,進入風浪較小的海域,官兵們在風浪中航行的那種緊繃的心情終于放松下來。
到了相對平靜的海域,官兵們的勞動強度也會減輕不少,輪休的官兵找到開始各自找著樂子,不少士兵開始打賭還有多長時間就能看到在東京城的海軍兄弟。
這個時候的王瑾就像是個和藹的小老頭一般,白天就在甲板上支起一個小馬扎,架起釣竿開始釣魚。也不管釣著釣不著,就這么坐在甲板上,看著圍繞著軍艦盤旋的海鷗,偶爾的跟身邊的士兵們開上幾句半渾的玩笑。
大傻這個時候就成了王瑾的門神,站在王瑾的身后給王瑾撐起一把大傘,擋住熱帶直射而下的陽光。
休閑的時光是短暫的,十多天后艦隊發(fā)現(xiàn)了陸地上高高飄揚的大明旗幟。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yōu)良海港,海軍官兵已經(jīng)在港口修建了一個小型的碼頭,同時還在碼頭邊修建了一座小型的干船塢。
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航行,艦隊的船只已經(jīng)繼續(xù)大修保養(yǎng),船只底部好多地方都已經(jīng)滲水非常厲害,全靠著苧麻和著魚膠封堵。
更為嚴重的是,船身水下已經(jīng)依附了太多的藤壺,貝殼類的生物,這些生物在木頭上會嚴重腐蝕木頭的強度,必須進行徹底的清理,重新加固、刷漆。
這十艘船就成了大明在房東大陸東海岸的軍事武裝,暫時要在東海岸維持大明的存在,以后每年都會從國內向東海岸進行軍艦調撥,未來至少要在東海岸部署五個分艦隊。
王瑾上岸之后,沿著海軍開辟出的通道,走陸路返回了東京城,回到東京城,駐守東京城的肖副將為王瑾準備了接風宴,酒后王瑾借著酒意感慨道:“這天下真是奇妙,咱家餐風飲露,在大海上九死一生,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才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