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守住這塊土地,還要組織百姓修路,咱家下一次過來的時候要看到你們已經把這條路修通了,能做到嗎?”
“這······”
“怎么有困難嗎?”
“出力的活標下可以動員百姓一起干,可是這修路還是需要技術的,咱們這里沒有一個懂修路的,要想按照大明官道的標準,卑職恐怕要讓您失望了。”
王瑾仔細一想確實是這么回事,軍隊里全是一幫文盲,識字還是在軍隊里學的,哪里懂什么修路,移民過來的百姓更是如此,有特殊技術的百姓一律不準移民,若是哪個地方讓有技術的工匠都餓了肚子,這個地方的地方官肯定要挨板子的。
“誰讓你修成大明官道那般,大明以前的道路是什么樣的你沒見過嗎?咱家也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能夠讓兩輛馬車同時通行就行。”
“公公!不是標下潑冷水,在這個地方修建這種簡易道路根本行不通,您想想這個地方一年有半年在下雨,插根筷子都能活,就那簡易道路,這邊修那邊就被生長出來的雜草淹沒。”
“你的意思是不修了嗎?”王瑾有些生氣,剛還覺得這小子挺有想法的,怎么老是打退堂鼓呢!
“公公誤會了,標下的意思是這路呀不能著急,修一段就要認真的修,不說能夠使用百年,至少幾十年內只要日常維護就可以了。
此地多山石,標下打算采石用石頭鋪一條石頭路,只要這條石頭路修好,兩洋之間的交通就算聯系上了。”
“你是說用開鑿石板鋪路嗎?”
“正是!”
“這樣的工程老百姓哪里能受得了,你是想把百姓逼反嗎?”
“我的好公公啊,這事哪里能夠役使百姓啊,那么多的土人完全可以招募他們干活,土人的價錢低容易得到滿足,只要我們管他們一日三餐,便能讓他們聽話的干活。
咱還不勉強他們來干活,干一天管一天的飯,只要干活就管飯,不干活就沒有飯吃,土人耕作技術落后,他們的能吃飽飯的日子不多。只要糧食充足,這條路修起來并不難。”
“你這個辦法倒是可以一試,想必移民們的第一批糧食已經收獲了吧?”
“已經收獲了,第二季莊稼已經種下去了,現在老百姓的糧食足夠吃的,就是其他的物資匱乏,咱們帶來的商品已經快消耗一半多了,若是一年之內不能補充貨物,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會大打折扣。”
“你說的不錯,這也是咱家著急回國的原因之一,如今的東方大陸完全是在貼錢經營,若不是有倭國的賠款支撐,想必國內早就怨聲載道了。”
“那是他們不明白這里的價值,只要這東方大陸經營起來,每年給大明帶來的收益那又豈是現在所花費的這點兒銀子能夠比擬的。”
“我嗎知道這些道理,可是大明朝堂上那些人卻并不知道,他們只看到了海軍其他兩洋艦隊這些年每年都在海外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帶回國內,只有我東洋艦隊帶回的利益最少,這個理由對于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這幫只會耍嘴皮子的官僚要之何用,陛下為何不把他們通通的罷免,白白浪費國家的俸祿。”
王瑾搖搖頭,沒有就這個問題繼續下去,皇帝陛下為何要留著這些舊學的臣僚,并不是他們不可替換,而是用這些人給新學的人提個醒,你們還是有人盯著的。
這也是選官的渠道有了政務學堂,皇帝卻依然保留了科舉制度,不愿意接受新學的舊式官僚也一樣有出頭之日。
朝堂上必須要有不同的聲音,若是成了一言堂,那離腐爛也就不遠了,當然這樣的平衡之術不是肖副將這個級別的軍官所能了解,更何況肖副將是軍人思維,想問題只會直來直去,根本不會理解官場朝堂上的那些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