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著向著遠方疾馳而去,回頭對群臣問道:“此物如何?”
城樓上的一些頑固分子很想說一句不過是奇技淫巧而已,可是卻沒有這種勇氣,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鐵軌車巨大作用。
首輔唐三任是個優(yōu)秀的捧哏,接著皇帝的問話反問道:“陛下!此物還未取名,不知陛下打算給他取個什么名字?”
“季重!依你之見,該叫個什么名字?”皇帝將皮球踢了回來。
“如此國之重器,臣哪里夠資格取名,還請陛下賜下名字。”
“季重說的是,臣也覺得這名字應該由陛下來定。”次輔周忱也在一旁幫腔。
眾臣一看兩個大佬都在赤果果的拍皇帝的馬屁,誰也不甘示弱,紛紛請求皇帝賜下名字,恨不得皇帝若是不賜下名字,這大明朝就要亡了一般。
朱瞻基也是在眾臣的馬屁聲中哈哈大笑:“既然諸卿都讓朕取名,那朕就勉為其難取個名字,這蒸汽機車是用火燒水驅(qū)動,朕看不如就它‘火車’如何?”
“火車?”
眾臣琢磨了一會兒,紛紛稱贊道:“這個名字貼切,確實是用火驅(qū)動,當然是火車了,陛下真是一言而概括出此物的精髓。”
朱瞻基微笑著接受了群臣的馬屁,又問出了一個問題:“諸位可知道這火車一個時辰能跑多遠?”
“總不能快過騎馬吧?”一人說道。
“不!火車就算一時半會兒沒有馬跑得快,不過這馬是牲口,需要吃草料,需要休息,可是這火車不用,陛下可是說了,這火車只要有炭有水,就可以一直跑下去,時間放長了那就是火車跑得快了。”另一人說道。
眾人一看說話的是最近很受皇帝陛下信重的馬愉,這位可是宣德朝的第一個狀元,文采那自不必說,如今更是執(zhí)掌都察院,整肅官場風氣。
“性和說的不錯,這火車比起馬匹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耐力,還有一點是載重量大,諸位難道沒有注意到嗎?這一列火車就拖著十節(jié)車廂,你們都見過這一節(jié)車廂的裝載量就頂?shù)纳蟽奢v馬車的裝載量,這十節(jié)車廂的裝載量那就是二十輛馬車的裝載量。
諸位可以算個帳,從京城向宣府運二十輛馬車的貨物,需要走幾天,要動用多少人力,消耗多少錢糧才能運到。
如今這一列火車半天就能運到,而且這個火車上只需要一個駕馭車頭的駕駛員,兩個燒鍋爐的鍋爐工,就能讓這一列火車開到宣府。
當然這火車前期的投入很大,比如說這鐵路的修建就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這樣耗資巨大的工程只能由朝廷主導,因此朕決定專門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叫做鐵路部,專門負責修建與運營鐵路運輸。
如今這火車才剛剛制造成功,目前還處在試驗階段,在沒有掛載車廂的時候,一個車頭的經(jīng)過測試,一個時辰能夠跑八十里,掛上車廂之后,就算按照六十里來算,從京城到宣府三百里不到,五個時辰足矣!”
眾臣一聽又要設立一個新的部門,看來年底的預算會議上又要多一個部門爭奪預算了,不過這鐵路長遠來看一定是掙錢的營生,劃歸朝廷總比放在皇帝的手中要好的多。
望著噴著白煙漸漸遠去的火車,一眾君臣走下城樓返回宮中,火車的具體試驗數(shù)據(jù)要等到多試驗幾次才能出來。
試驗的目的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火車機頭出現(xiàn)的問題,有些問題在制造的地方一輩子都發(fā)現(xiàn)不了,只有上了路經(jīng)過使用才能發(fā)現(xiàn)。
君臣一行人回到宮中,其他文臣武將各自散去,內(nèi)閣的五位閣臣被皇帝叫去乾清宮議事,一進乾清宮皇帝的表情便凝重了起來。
“諸位想必都已經(jīng)知道了,西北如今越來越亂,瓦剌已經(jīng)多次向朝廷求救,今天我們就商量出個章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