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調(diào)和雙方的矛盾。
然而已經(jīng)看透了晉藩虛弱的土默特明面上服從朝廷的旨意,暗地里卻處處擠兌晉王國。尤其是啊在秋收的時候,老百姓好不容易收獲的糧食,會被呼嘯而來的土默特騎兵劫掠。
好在土默特也擔心大明的責難,只搶東西,輕易不動手殺人,可是忙活了一年自己的收獲都保不住,老百姓哪里愿意留在這里,紛紛選擇逃回關(guān)內(nèi)。
關(guān)內(nèi)肯定是回不去了,好在還有東勝衛(wèi)收留,這些從晉王國逃過來的百姓就被安置在了東勝衛(wèi)周圍,與一些走西口出來的百姓混編在一起,分給他們土地耕作,為駐軍提供軍糧。
朱鐘鉉支吾半天,該回答的問題還是要回答,皇帝問話不回答那是藐視君主,這是大不敬之罪,就算是晉王也承擔不起。面對皇帝的問話,嘆了口氣說道:“陛下!我晉王一系短視,陛下?lián)芙o兵馬疏于訓練,等到需要的時候,已經(jīng)拿不到刀槍,無法與韃子對抗了。
剛剛來到河套就藩的時候,這些韃子對我晉藩非常的客氣,并未做出任何的不軌之事,正是如此才讓晉藩上下放松了警惕,到此時已經(jīng)是積重難返,無力改變了?!?
朱瞻基指著朱鐘鉉,想要罵人又放下手臂沉聲說道:“這事與你的關(guān)系也不是太大,都是朱美圭那個混賬貪圖享受才釀成今日之禍,你們現(xiàn)在打算怎么辦?”
“若是朝廷允許,我晉藩還是想回到太原封地,就算是封地小一些也沒有關(guān)系,只要能讓我晉王安身立命就好?!?
“封回關(guān)內(nèi)你是想都不要想,大明已經(jīng)不會允許任何宗室分封關(guān)內(nèi),就是朕的子孫也不行。你們現(xiàn)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遠封東方大陸,把你們晉藩的所有人集中起來,朕免費將你們送到東方大陸上,能夠打出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那都是你們自己的本事。
第二個選擇是放棄你們現(xiàn)在所有的權(quán)力,收拾你們的財物回到關(guān)內(nèi)當個富家翁,從此你們與宗室無關(guān),只能以庶民的身份在大明生存。當然既然是大明百姓,你們可以參與大明的任何官方組織的活動,讀書、科舉、進入朝堂當官都可以。
為了對你們這些年開發(fā)河套的補償,朝廷一次性補償你們五百萬兩銀幣,怎么分你們自己商量,這兩條你們可以任選其一?!?
朱鐘鉉雖然說是個書呆子,可是身份使然,使得他對朝廷的大事也非常的清楚,這幾年朝廷都在經(jīng)營東方大陸,每年商船都能從東方大陸帶回不少新奇的東西。
對于這些新奇的東西,晉藩派駐京城的使者也會買一些送回晉藩,晉藩的貴人們都很喜歡這些新奇的東西。
喜歡東西與移民到東方大陸那是兩個概念,不同于南洋與大明山水相連,出去了想回來還是有可能的。去了東方大陸,后悔了再想回來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陛下!茲事體大,臣能不能跟各房的叔伯商議一番再給陛下一個決定。”
“無妨,朕在河套要多待些日子,一時半會兒不會回去,只要在朕回京之前,你們做出決定就行,不過朕也告訴你們,你們只有這一次選擇的機會?!?
“臣明白!”
晉王府離得東勝衛(wèi)并不遠,馬車兩個時辰便能趕到。當初晉王府選址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與東勝衛(wèi)互為犄角,可是現(xiàn)在這個犄角并沒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大明這十幾年在河套地區(qū)的移民進度并沒有什么進展。
到達晉王國的王城,朱瞻基的眉頭不自覺的就皺了起來,遠觀晉王國王城并不大,方圓五里左右,不過這座王城卻沒有一個平民百姓居住,整個王城內(nèi)是各個晉王系子弟的府邸。
遠遠望過來,一片金碧輝煌,在四周都是草原和低矮的房屋相比,這座王城極盡奢華,在朱瞻基看來這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紫禁城。
這樣一座建在河套草原上的宮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