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驥組織了一下語言,認真地給老將軍解釋道:“難得老將軍有如此清醒的認識,這一點皇帝陛下與本督也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從欽察汗國購買的女子肯定是不能用在婚配這些部落兵上。
這些女子將會被運到南洋各地,用于增加當地的漢人人口,這些女人分散到各地,對人口的結構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可能偶爾有幾個這樣的異域女子嫁到村子里,還能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
用于部落兵的婚配女子將從倭國、朝鮮、以及南洋的一些土人中間調配,這些地方的人口從各個方面都與我大明百姓區別不大,而且這些地方的百姓都對大明的生活非常地向往,能夠快速地融入大明的生活。
朝廷執行這樣的政策也是無奈之舉,盡管朝廷已經在大力的宣傳男女平權,可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大明百姓的心中早已已經是根深蒂固。
大部分的家庭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選擇拋棄的一定是女娃,這樣的思想導致的我大明男女比例的失衡,更兼之納妾合法化,有錢人可以占據更多的女人,窮人則大量的打光棍,這嚴重的影響了大明的人口增長。
皇帝已經做出了表率,皇帝陛下在今年的新年大朝會上公開宣布,以后的皇家子弟只能娶一個女人,若是四十歲沒有子嗣允許妠一妾,絕不允許再多納妾。
普通百姓無論是士大夫,還是庶民都不得超過皇家的納妾人數,若有違反將會受到巨額的納妾罰款。
同時又明確規定長子繼承人制度,不分嫡庶,只分長幼,其他子嗣沒有繼承權,想要獲得好的生活就要自己去奮斗。
這種制度看似是對其他子嗣的不公平,實際上卻能保證家族的平穩傳承,其他子嗣完全可以在家族的幫助下另立門戶,開枝散葉,分戶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容易控制賦稅。
家族越大,貓膩就越多,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戶籍分開之后,就意味著利益明確,各過各的日子,對于瓦解大明的宗族社會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個社會可沒有后世那種人權理念,對于女人來說可能有些不公平,不過大明買來這些女人并不是為了賣進青樓牟利,而是為了婚配給適齡的未婚男子,雖然在道德上會受到一定的譴責,但是總要比把女人當成牟利的工具要仁慈的多。
況且這些女人在家鄉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到了大明與大明百姓成親之后,至少可以保證衣食無憂。除了一小部分女人覺得受到了羞辱,大多數女人都很滿意來到大明的生活。
休整了三天之后,明軍繼續出發,向前追擊敵人,直到將戰線推進到后世的巴爾喀什湖,欽察汗國終于承受不住大明的打擊,主動派人與大明接洽,希望與大明進行和平談判。
雙方經過幾輪談判,最后達成了協議,以巴爾喀什湖、齋桑泊為邊界,兩湖之間的河流水域屬于大明所有,兩湖以西的所有地方,大明保證永遠不會圖謀。
欽察汗國保證永遠不會越過巴爾喀什湖侵占大明的土地,大明與欽察汗國結成兄弟之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欽察汗國向西擴張。
同時在北邊也與瓦剌確定了雙方的邊境,以烏拉爾山與烏拉爾為邊界,東方歸瓦剌,西方歸欽察汗國。
這樣的劃界條件對欽察汗國來說有一些屈辱,為了補償欽察汗國的在土地上受到的損失,大明表示將在巴爾喀什湖東岸設立一座與欽察汗國的貿易城市,雙方之間可以在這里進行互市貿易,大明的在欽察汗國以及西方手歡迎的商品都可以從這里進入欽察汗國。
做為貿易的交換條件,欽察汗國為大明提供皮毛、牛羊以及年輕的女人。至于這女人是怎么來的大明不管,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年輕女人,都會以最低五十兩到最高一百兩價格收購。
對于大明提出的這個條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