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終于在大明景泰二年的二月,一切準備就緒,朱瞻基與唐三任帶著各自的老婆,站在船頭上向前來送行的皇帝與文武百官揮手告別。
與朱瞻基一同登船的還有朱瞻基的侍衛千戶。這一千護衛本來已經移交給了新登基的皇帝,畢竟這是國家的力量,不能給他這個退休老頭兒當保鏢。可是無論是皇帝朱祁鈺,還是侍衛千戶都不同意。
皇帝是擔心太上皇身邊沒有可靠的護衛不放心,侍衛千戶純屬是認為自己是太上皇的嫡系中的嫡系,侍衛千戶存在就是為了保護太上皇的安全,太上皇到哪里,侍衛千戶就到哪里,這么多年從來就沒有分開過。
對于皇帝與侍衛千戶的堅持,朱瞻基也沒辦法,最后達成妥協,侍衛千戶還負責保護自己的安全,不過侍衛千戶的軍費不能再由國庫撥付,而是由皇帝的內帑暫時撥付,算是皇家的私人武裝。
至于為何不自己花錢養著這一千人,懂得人都懂。就算是一千人馬,皇家出錢養,那就代表著這是皇家的力量,而不是太上皇的力量,這是本質的區別。
為了保證航行安全,海軍安排了最有經驗的導航員負責船隊的導航,確保船隊不會出現大的偏航。
朱瞻基與唐三任二人在航行的途中并不在一艘船上。這是海軍的硬性規定,所有高級官員和指揮官都不得在同一艘艦船上。
船隊在渤海這個風浪很小的大明內海上航行的非常平穩,船只并沒有出現大的顛簸。胡太后與孫太妃這對互相看不上眼的女人,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了利益糾葛,終于變得像一對要好的姐妹。
在一艘船上朝夕相處,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哪里還有那么多的隔閡,年輕時的爭斗無非是為了儲君的位置相爭,如今已經塵埃落定,再爭斗下去也沒有任何的意義,還會在太上皇這里丟份兒。
兩個女人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看到海天一色,一望無際的大海都是興奮異常,孫氏忽然起了少女心,對著大海大聲喊道:“啊!!!”
“你喊什么啊,妹妹?”胡氏不解地問,她是按照大家閨秀培養起來的,講的是端莊有禮,對于孫氏這種失禮的做法很是不理解。
“姐姐不覺得這大海上的景色太美了嗎?不大喊幾聲,如何能發泄出對大海贊美。我們姐妹一輩子能夠坐在船上看一看這大海的美景,值了!”
“確實是,活了這么多年,從來就沒想過大海會是如此的壯觀,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如此吧。不出來看看,如何能知道這天下還有如此美景。”
朱瞻基卻給她們潑起了冷水:“別著急,有你們哭的時候!”
“我們這么高興,為何要哭?想要我們哭,我們偏不如你的意。”
出了渤海沿著朝鮮的海岸線航行到儋島,在儋島進行了短暫的休整,一路上還沒有從興奮的狀態中緩過來的兩個女人,竟然還不愿意下船,被朱瞻基好說歹說的才勸了下來。
與唐三任會面之后,唐三任面色不太好,已經有了暈船的癥狀。他的夫人唐賽兒卻沒有任何問題,與朱瞻基的兩個老婆一樣,還沉浸在興奮之中。
唐三任苦笑一聲道:“若不是為了照顧臣,這女人都不愿意下船。”
“彼此彼此,朕的那兩個老婆也是如此,還是朕好說歹說的才勸下來的。”
“陛下看起來精神不錯,為何臣的暈船反應這么大?”
“可能是朕年輕的時候乘坐過海船吧,聽海軍的人說,有的人天生就不暈船,有的人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克服暈船的癥狀。”
“也不知臣能不能扛得住接下來的海上顛簸,這航海真的很考驗人的毅力。”
“確實是,我們這才多長時間就已經停靠陸地了,有時候海上偏航,或者一直找不到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