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老百姓都在忙著搶收莊稼,不管有什么重要的徭役,都要等到秋收完成之后才能征發。
冬不逐是說冬天萬物寂滅,沒有生機這個時候你的下人不管有什么錯,都不應該這個時候驅逐,這個時候驅逐就等于是要他們的命。
這些道理一直都被先賢恪守,也是我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尚且知道要為子孫著想,更何況我們今人。
若是不控制好危廢物品的排放,別的不說,整個海河就會成為一條臭河,依靠著海河生活的百姓怎么辦?
海河兩岸的土地可是依靠著海河的河水灌溉,用這些臭水灌溉生長出來的糧食,你敢吃嗎?
現在我們的產品在整個世界都有著最強的競爭力,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嚴格要求我們的工廠,有些成本不能省,總想著靠犧牲環境、壓榨工人降低成本的工廠,一定走不長遠。
一個工廠想要走的長遠,能夠成為百年老店、千年不倒,首先就要有足夠競爭力的商品。
商品的競爭力在于提高商品的質量,改進生產的效率,開發出最新式的商品,保持自己的商品有足夠的競爭力,那才是一個工廠生存的王道。
做為當政者要做的就是通過行政手段引導各個工廠主走創新之路,比如說我們要設立技術創新的獎勵,任何有足夠創新的工廠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給予稅收等方面的優惠,通過官府的讓利,讓這樣的工廠快速成長起來。
通過加大對壓榨工人薪水,肆意排放危廢物的的工廠進行高額處罰的方式,警告這些無良的工廠若是不進行整改,官府并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陛下!這樣會不會將我們現在好不容易緩和的與士紳對立關系再次尖銳起來,這兩年大量在土地上得不到大量好處的士紳,已經開始將目光鎖定了工商業,他們建立工廠還是沿用地主佃戶那一套人身依附模式。
他們認為讓工人給他們干活,是他們給工人賞口飯吃,工人就應該無條件地聽他們的話,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錢。
他們甚至認為官府制定的最低工薪標準是對他們最大的不公,做工廠他們承擔了最大的風險,憑什么那些工人一點兒風險沒有就能掙錢。
這樣的話臣都聽過很多次,他們認為官府不該對他們征稅,不該管他們如何管理工人,給多少錢工人愿不愿意干,那完全是他們與工人之間的私事??梢娺@些人的怨氣很重,依然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這些人有怨恨是正常,既然他們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那我們就教他們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大明朝的根基是這些國家創造財富的百姓,而不是這些總想著不勞而獲啃大明墻角的蛀蟲?!?
“陛下放心,別的地方臣不敢保證,臣的手也伸不過去,可是在天津,所有人都必須要遵守官府制定的規則。
這些人絲毫不考慮官府的難處,百姓的死活。因為看不到希望,眼下已經有很多百姓都向官府提出要返回老家的請求,請求官府開具回家的路引?!?
“你說的這個問題很嚴重,看來這股勢力又開始抬頭了,朕相信不少地方官已經與他們沆瀣一氣、同流合污了。”
朱瞻基敏銳地感覺到了一股新的勢力開始抬頭了,這個勢力就叫做資本,這些資本想要影響官府。
甚至他們的目標會通過對資本的擴張達到對官府的控制,讓官府成為他們的話事人。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現象,大明朝剛剛擺脫了士紳的控制,不能掉頭就扎進資本的陷阱里。
資本的可怕,朱瞻基非常的清楚,一旦大明被資本掌控,皇家不但會成為吉祥物,弄不好還會成為資本的替罪羊。
朱瞻基可以接受大明朝被改朝換代,絕對不接受被資本當成替罪羊,送上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