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有什么優(yōu)勢呢?”文勇有點急迫的問到。既然是創(chuàng)新的產品,作為行政管理和具體經營負責人,他更關心這款產品究竟好在哪些方面,這關系到未來營銷推廣的賣點。
馬由對他提出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還是顯得尤為耐心。若不清楚自家的產品有什么優(yōu)勢和缺陷,他都要懷疑這個總裁是否合格了。不懂就問,也是他一再要求公司員工應具備的素質之一。科技企業(yè),尤其是高速發(fā)展中的it業(yè),沒有哪位員工可以是全才,若不懂裝懂,很可能做出無意中傷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計算機發(fā)展歷程中,存儲設備一直都是重要環(huán)節(jié),最早用的是卡紙,然后是磁帶,再往后才有了存儲外設軟盤,現在光盤正在逐漸取代軟盤。我們要做的是再往前邁一步,部分取代甚至大比例取代光盤這一類的外設,這就是開發(fā)u盤的意義,或者說這是計算機外設發(fā)展的趨勢之一。”
“雖然去年已有dvd技術發(fā)明出來,可規(guī)避目前市面上一次性刻錄光盤的缺陷。但這種技術尚未形成產品上市,這就是我們爭奪市場的機會。而且,u盤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巧耐用、使用便捷、即插即用、讀寫速度快,關鍵是成本相對低廉。無需在電腦上增加光驅、刻錄機等硬件設備,電腦成本及設計難度可降低不少。總之,優(yōu)勢十分明顯,也可以說不在一個競爭的層次上。”
在給文勇介紹u盤各種特性時,馬由腦海中不由得也在回顧前世u盤誕生前后的故事。
2000年左右,u盤由華國朗可科技公司發(fā)明(以色列systes,新加坡trek公司也聲稱擁有u盤發(fā)明專利),這項成果也被視為在計算機存儲領域二十年來唯一屬于華國人的原創(chuàng)性發(fā)明專利成果。由于其容量較大,可以反復使用,隨意插拔,讓其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移動存儲設備,該產品不斷擴大其容量,產品壽命達到了幾十年。
然而,朗可公司僅擁有“u盤”的專利,但卻不是擁有b閃存或者b存儲器的專利。即使如此,朗科公司通過專利官司,每年都能獲得幾千萬的營收,但怪異的是,這家公司并沒有因此而發(fā)展起來。
一直到2020年,朗可公司依舊靠著打專利官司和租房子賺錢,對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完全是一種侮辱。
龐大的市場所需,華國很快成為了u盤的生產大國。但僅僅是一些小的技術改良,內核的芯片存儲顆粒一直都靠進口。最大部分利潤貢獻給國外廠商。這種狀況直到2018紫光集團擁有了內存技術,才有所改善。
這種所謂創(chuàng)新發(fā)明,核心技術都是別人的,自己僅是做一些延展性改良發(fā)明,始終被上游技術或供貨廠商卡住脖子,實在有些憋屈。且華國類似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還很多。這一世,馬由可不愿做為人做嫁妝的事情。
要研發(fā)并生產一款產品,就藍星公司目前的狀況而言,比較網站或軟件產品要麻煩許多。并非完成了產品研發(fā)就萬事大吉,其中還有一些上下游技術、生產環(huán)節(jié)需要協調。首要的就是u盤的接口技術標準問題。
b是在去年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稱之為lo seed b,傳輸速度約為15 bs。將其確定為計算機的一種通用標準接口。
藍星公司現在恰逢其時,自然不會盲目自信,非要在這些國際性大企業(yè)那里虎口奪食,另起爐灶制定其他接口標準。于是馬由計劃積極參與進去,獲得這個通用標準的技術授權。相信正在推廣這個標準的這幾家企業(yè)聯盟,不會拒絕藍星公司這個科技新秀的加入,尤其是用一款新產品這樣的實際行動支持并推廣。
但僅有b接口,只能滿足部分電子產品的需求,如電腦、中大型音響設備等,但像手機以及更小巧的袖珍設備,b就無法滿足了。馬由于是提前鎖定了b基礎上前世主流的i b接口。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