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負責人陪同著馬由一行人,車間是防塵、防靜電、和恒溫、恒濕環境,大家進來后,都不由自主放緩了步伐,保持和繁忙的生產線一定距離。
工廠負責人也壓低了聲音,給馬由介紹著生產流程和設備。馬由打斷了他的介紹,說道
“設備無需多介紹了,你忘記我是什么專業了?”
工廠負責人現在還是代理崗位,半年的試用期后,才能正式上任廠長。不過從剛才他簡短的介紹中,看得出還是比較專業,也還算用心。不過今天初次見到上司的上司、總老板到來,難免有點急迫地表現自己。他聽到馬由的問話后,訕訕地閉了嘴。
經過統一規劃、耗費18億華幣資金才完成了工廠的改造和規劃。如此巨額的整治和裝修費用,這個時代的造價,可重新建設2家工廠了。當然,改造后的廠區面貌煥然一新,一派朝氣勃勃、井然有序。其中最大的花費,用在了車間的防塵、恒溫、恒濕裝修及設備上,溫度控制在22c,相對濕度控制在55~60rh之間。人體舒適度極佳的同時,靜電也控制到最低程度。
李陽當初接到馬由的改造計劃書時,認為這么大的手筆,僅僅用于生產工藝并不復雜的u盤總裝車間里,比較浪費。其實他不了解馬由的野心,一方面現在這個工廠的生產線僅是一個過渡,電子產品組裝業務最多一年就會被替代,遷移到其他地方生產?,F在的投資,是未來生產更高端精密儀器、設備的車間標準之一,現在不過是提前為轉型奠定基礎條件。另一方面,他對產品的質量要求極高,第一款硬件產品開始,就要樹立質量是企業生命的理念。工人和管理可以培訓,逐步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但生產環境及硬件,也是品控的基本標準。
現已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硬件和管理相輔相成。
這也是李陽眼界尚未開拓的正常反應。藍星公司有多大發展潛力,他及國內這些高層管理人員,還沒有深刻體會到。馬由也因在國外,和他們的交流甚少。這一課,得慢慢補上。
事實上,在這樣的生產環境,工人和管理人員的態度自發地更加認真,出來的良品率高提高不少,雖有點大馬拉小車。
軍工企業的員工和中層管理團隊素質不錯,這些年的頹勢,是缺少市場洞察和適應能力。加之目前國家采取韜光養晦的策略,停止了不少工廠的訂單,甚至讓不少企業軍轉民,讓他們走向市場。沒有資金來源做新產品研發,更沒有市場經濟的經驗,不知什么產品有市場競爭力,幾十年來習慣了計劃經濟,讓他們自己摸爬滾打,這樣的工廠狀況可想而知。
現在藍星公司的資金、技術、先進品控設備引入工廠,藍星集團又調整了高層管理團隊,引進了先進的激勵機制,工廠立刻換發了青春和活力。
一個企業的領導人的素質,決定了企業走多遠。
藍星集團采取的是專業化分工,扁平化管理。工廠型企業只負責生產,銷售完全由總部負責,工廠的職責就是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合理控制成本。管理范圍小了許多,管理者的素質要求和壓力就降低了不少。幾十年的計劃經濟,1977年恢復高考后,經過近20年的積累,數目龐大的大學生及研究生,大多分配或招聘到國家機關、學校及大中型國企,培養出不少生產型管理人才。關鍵看怎么安排好這些人才,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這是馬由在華國開辦的第一家工廠,更是藍星在華國開辦生產性企業,及制造業管理的示范工廠,目前看來效果初步呈現,逐步微調,就可取長補短,更好地發展。
參觀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一些小問題。如生產流程、物流動線、人工組裝的效率等,有不少細節可以調整和提升。以人工為主,自動化設備為輔,崗位眾多難免有瑕疵,但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斷發現問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