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早,馬由一行人就乘車前往城區東側的工業園區。
昨天好似唐代詩人張繼描寫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瘪R由他們是深夜入住姑蘇城,尚未欣賞古典私家園林,也沒體驗水鄉古韻。馬由這幅身體原主為蓉城人,時常聽到“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少年時就知道遙遠的東方,有座水鄉之城。
年初他分身乏術,僅去了滬上、金陵等地,姑蘇城是其他考察小組,按他在地圖上圈定的位置,來這里洽談并購置的土地項目。今天是第一次親臨,不由得想起兒時向往。
汽車緩緩在老城區狹窄的街道上前行,馬由觀賞著窗外不時出現的古樸拱橋,河中伴著小曲悠悠蕩蕩的烏篷船,體會著“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钡木爸隆_@時,他也有點明白江南為自古常出才子佳人,環境造就心境呀。
姑蘇城除了這種四處可見的水鄉景觀外,以城市命名的“姑蘇園林”,所蘊涵的華國古典哲學、歷史、人文氣息,濃縮了華國文化的精華。這在世界造園史上,都具有獨特的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尤其是以拙政園、留園為代表的古典園林,被人們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當然,這些都是在平時讀書時,了解到的一些資訊,星兒處也有大量的記載。他很喜歡那種“欲揚先抑、曲徑通幽、以小見大、和諧自然”的造物手法??上谐叹o張,只有以后有機會,再去體驗“姑蘇園林”命名的華國古典私家園林的雅致。
出城不遠,到處都是建設工地,還依稀可辯曾經魚塘交錯的鄉村風貌。這里便是晚于鵬城等特區10年、在94年才啟動的工業園區。此時正在熱火朝天,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考慮到產業盡快上馬,馬由同樣也是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收購了位于虎丘區的一家效益欠佳的照相機廠,作為藍星在姑蘇市先期開工的工廠。更大規模的產業,則選擇在工業園區靠近規劃中的金雞湖畔。藍星集團一次性購置了3000畝工業用地,和150畝商品房開發用地。
園區1994版規劃將商業房開發控制5,但同意將來官府調規,或者藍星集團在姑蘇市范圍內繼續擴大投資范圍,可優先核準在工業自用土地上,改變用地性質,但總量不超過30。馬由自然沒有異議,藍星集團本就要在長三角地區大規模開發,第一批購置的土地遠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且馬由也清楚在2001年,園區就將推出的第二個規劃修正版,主要側重區域的協調發展。那時就可大幅度調整用地規劃了。這么好的位置,用于工廠建設實在有些浪費。但這時華國大多城市,都是類似姑蘇城一樣,在靠近城市的邊緣規劃開發區,誰都沒有想到華國房地產爆發后,城市的自然發展速度,是多么的驚人。因而許多城市,都出現了二次遷移工業區的現象。這也是擁有良好土地資源的一個機會。
除了馬由兒時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向往。理智地決定在此大力投資,還是看重姑蘇城未來幾十年,制造業的發展速度,以一個非省會、非計劃單列市,更非直轄市的小城,居然與滬上、鵬城并稱為華國工業三強。甚至無論是工業產值還是gd總量都超過了省會金陵市。
車輛還沒有到“藍星電子光學產業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別具一格、采用了抽象簡化后的姑蘇園林常用的鏤空景墻和景窗,黛瓦白墻、波浪起伏造型的工廠圍墻。很有標識度和藝術美感,若仔細看圍墻空白處,還有小巧精致的藍星集團石質浮雕銘牌。既有廣而告之作用,但又清新典雅,好不突兀地融合到景墻之中。相信一段時間后,這里或許成為園區一景,甚至可能會是攝影愛好者的打卡地。
大門處,藍星光學電子科技園總經理曲宏偉,以及聞訊趕來的姑蘇市官府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