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社會所需求的物質。化工染料、合成橡膠、塑料制品、化學制藥、化肥等產品的出現,為人類的衣食住行等各個環節了物質保障。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彎道超車、軍事迅猛崛起。
在此期間,鋼鐵、煤炭、機械加工等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同時,石油、化工、汽車、航空、電氣等新興工業領域嶄露頭角,使整個工業面貌煥然一新。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進程中,科學與技術的不斷進步,帶動了西方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到1950年,西歐和米國的gdp在全世界的占比超過50,而腐朽沒落的滿清統治,讓華國gdp繼續下降到僅為3的慘淡地步。
可悲可嘆。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代表,則是米國的半導體工業。與此同時,二戰后的倭國、南韓國依靠資本引進、技術引進、發展外向型經濟等手段,成功實現了經濟騰飛,其實與他們在納米材料、電子信息材料、顯示材料和存儲材料等領域擁有優勢地位密不可分。
總之,新材料及其加工技術,不僅是歷次工業革命的物質基礎與先導,更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基石。在三次工業革命浪潮中,英國、德國、米國相繼崛起成為世界一流強國,都離不開新材料技術的進展和突破。
……
但馬由卻非常清楚,基礎材料領域,并非是幾次工業革命,就能完全得以解決。實際上所有領域的任何材料,都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換言之,材料革新是永恒的課題。
即將進入21世紀,隨著生物醫用材料、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材料的持續開發,以及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在新材料研發中的加速應用,材料與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數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現象進一步升級,多學科交叉在新材料創新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新材料技術在全球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變革中的支撐性、引領性作用不斷加強,新材料技術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角逐的重點,也成為了破解全球性問題的關鍵所在。
作為信息產業、新能源、環保、生物醫藥的底層技術(或根技術),新材料技術的支撐性、先導性作用愈發凸顯。
正因為馬由知道這些道理,早早就在材料領域進行了布局。還專門在四大研究院中,專門設立了材料研究院。
可現在,即使定位于基礎材料領域,所包含的范圍、課題也是同樣還是多如牛毛。
于是他又將要合作的技術,做了諸多限制和前提條件,如現代技術可完成制備、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現有藍星研發課題不重疊、運用性廣泛……等。
最終,他將目標縮小到非金屬材料方面,計劃以后對外合作主要以這個領域的材料為主。
可非金屬材料還是種類繁多,現在要從中選出60個課題出來,還是十分困難。馬由只得換了一個思路,他在腦海中,不停翻閱前世同期華國的大型項目,準備篩選出一個項目,并圍繞這個項目所需,確定攻關的課題范圍。
即將進入21世紀,華國經濟加速發展,大型項目很多,如不久后的2000年國家級火炬計劃,共立項1047項,重點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58項。另外還有三峽大壩、西氣東輸、西電東輸等大型項目。而其中用時不到20年,就躍居世界第一的,無疑是高速公路、高鐵等大型項目。
前世到2017年底,高速鐵路通車里程是2.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的里程是13.6萬公里,雙雙排在世界第一位。
高鐵的發展是一次技術革命,更是一次華國鐵路發展的革命。集合了工程建造技術、高速動車組技術、列車控制技術、運營管理技術、風險防控技術等,既有基礎技術,也有高新技術。
馬由將目光鎖定在高鐵項目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