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王府如此強硬的態(tài)度,看得出怒氣很大,但這事兒也沒人怪莊王府,換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得憤怒。
吳正庸出來,不過幾日,整個人蒼白憔悴,滿頭花白,他看著莊王妃,一臉哀傷悲痛“王妃,弟妹,你當真要如此絕情?我與安河兄情同手足,你怎可如此落井下石?”
莊王妃冷笑“當初吳天浩假死,楊氏鬧得我家不寧,非說云雙克夫,害得我一家子那么慘,你說她悲傷過度、情緒激動,逼著云雙守寡,又逼著她嫁給吳天洋,那時候,你怎么不說你絕情?”
“莊王若非看重手足之情,又怎會容忍你一次次的欺辱?王爺仁慈,但本妃不會再姑息養(yǎng)奸。”
吳正庸一臉愧疚“過去之事確實讓王妃受委屈了,但是死者為大”
“本妃自然知道死者為大,可你見哪家的人死兩次的?每一次都要本妃體諒,你怎么那么大臉?”
莊王妃甩袖子離開“本妃脾氣好,卻不代表可以讓你們一次次的踐踏,從今往后,你們吳家與我莊王府再無瓜葛。”
莊王妃的做法可以說是很絕情了,但是明白了前因后果,不少人都覺得這沒有錯。
堂堂王府,就因為重視感情,被你一次次欺辱,一次欺騙,怎么這么不要臉呢?
尤其是知道這吳家就是之前被打壓的那個吳家,朝中的人一說到就是一臉嫌棄。
從來清高自傲、不屑與人同流合污,搞得他們多清高似的,以為除了他們就沒讀書人似的,不知所謂。
死去的兒子活過來,卻又在他們的眼下被另外一個兒子殺死,大喜大悲,快得讓人根本反應(yīng)不過來。
吳正庸一夜之間蒼老十歲,楊氏更是直接瘋了,死死抱著吳天浩的棺槨,晚上都睡在旁邊,到了出殯這一天,她卻鬧著要開棺,說自己兒子沒死,是騙她的。
后來那棺材蓋當真被她打開,吳天浩慘白的尸體暴曬在太陽底下,嚇得抬棺的人都跑了,死活不愿再幫忙抬,后來還是吳正庸把棺材蓋子蓋好,給三倍的錢,這些人才答應(yīng)繼續(xù)抬。
吳天浩終于被下葬,這還沒完,楊氏每天跑去吳天浩的墓前拼命的挖,說自己兒子還活著,她要把他挖出來。
吳正庸無法,只能把她給關(guān)起來,而吳正庸的事情傳得門朝文武皆知,看到吳正庸那副憔悴的樣子,吏部直接讓他回家休養(yǎng),實則就是要罷黜他官職的意思。
沒了官職,妻子瘋了,兒子死了,吳正庸的人生崩塌,眼里一片死灰。
而吳家其實還有一個人的,吳天洋,在殺了吳天浩之后,吳天洋就被遺忘了。
吳家人沒有告狀,加上吳天洋本就瘸腿半瘋癲狀態(tài),根本沒人管他,吳正庸和楊氏更是把這個兒子遺忘得徹底。
也虧得楊氏把他遺忘了,否則吳天洋怕是早被她殺了。
吳家眼看著就要垮了,吳正庸才猛然清醒,他不能讓吳家垮下去,他還得回朝,還得把吳家的門楣撐起來。
而現(xiàn)在吳家已經(jīng)被逼到了絕路,吳正庸自己是沒辦法自救的,只能求助于他的貴人。
鳳執(zhí)等了這么久,可算是等到了自己要的答案。
吳家的背后,看似與杜昌盛有關(guān),實則是暗王的人。
暗王選中了吳天浩,自然不會虧待他的家人,讓吳家再次入朝復(fù)起成為他的人,豈不是兩全其美?
吳家在明處,吳天浩在暗處,何愁吳家不復(fù)興?
可惜,吳天浩這算盤打得不錯,偏偏遇到了鳳執(zhí),本是無心之舉,卻恰恰遇到了楊氏這個給吳天浩幫倒忙的,一盤好棋,徹底下亂了。
吳家的事情,鳳執(zhí)完整抽身,就算懷疑也懷疑不到她頭上,畢竟她什么也沒做,不是嗎?
炎炎夏日,每一天都是煎熬,好在終于秋風起,涼風習習,總算是舒坦些了。
宋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