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些人寧愿擁護鳳長恭也不愿意再效忠他,鳳安河氣的兩天沒吃飯,然后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了個主意,說是他可以假裝扶持鳳長恭,但登基之時打自己的名義,鳳長恭是他親兒子,他要登基,鳳長恭絕對不敢跟他搶的,不然就是不孝忤逆之大罪。
鳳安河一聽有理,頓時就答應了,然后積極參與謀劃,仿佛掙來的皇權真的是他一樣的。
毫不費力就知道他們所有計劃的鳳執(zhí)“”都不想搭理這群傻缺。
她敢放鳳安河出來,難道還不知這些人要搞什么嗎?在她眼皮子底下光明正大的搞這樣的動作,這是閑命太長了?
就他們那點兒勢力,連朝堂都插手不進去,誰給他們的自信讓他們覺得自己可以謀奪皇位?
鳳執(zhí)都懶得出手,直接把這事兒交給鳳長恭。
鳳長恭“”
這二位可真是會給他找麻煩,他都要當新郎官了,不能讓他消停消停?
鳳安河答應那些人要勸說鳳長恭,其實一個字都沒跟他提,直接做主幫鳳長恭答應了,然后拉著那幫人,謀自己復位大業(yè),搞得風生水起,實則半點兒屁用沒有。
能文的,烏合之眾,連師策都比不上。
能武的,嗯,宋小侯爺和連大將軍作證,還有女帝親衛(wèi),他們能打得過誰?
鳳長恭接受之后了解了情況,立刻就明白為什么陛下都不愿搭理直接就丟他手里來了。
就他爹那謀算和格局,再來十個也摸不到皇權的邊。
當初鳳安河能奪得皇位,缺不了師策的諫言和玉子歸的執(zhí)行,而師策的諫言都是鳳執(zhí)傳過去讓他說的,玉子歸的執(zhí)行也幾乎都是聽命于鳳執(zhí)。
雖然鳳執(zhí)沒有真正插手,可鳳安河能登基,絕對靠的是鳳執(zhí)。
那時鳳執(zhí)并不想親自掌權,只想居于幕后過一過閑散的日子,結果卻被鳳安河逼得走了出來,然后一出手就直接把他從龍椅上拉下來。
而現在鳳安河沒了鳳執(zhí),師策和玉子歸也不可能再聽他的話,滿朝文武,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去干那謀反的事情,之所以還想蹦跶,都是一些烏合之眾,鳳安河跟他們攪在一起,別說什么復權,恐怕自己都會搭進去。
雖然很無奈,但到底是自己親爹,鳳長恭還是伸手撈一下。
不過他也不是那么著急去撈,總得讓自己親爹長長記性,不然一直這么鬧下去,他永遠都不會清醒。
于是他就眼睜睜的看著鳳安河的陣勢越搞越大,越搞越大,馬上臨近婚期,他們準備在他大婚那日動手,鳳安河都準備讓人去給自己縫制龍袍了。
然后,鳳長恭出面,以自己的名義把那些人全部收編,而后讓那些人背叛鳳安河,狠狠罵他羞辱他一頓,最后將這些人一網打盡,渣渣都沒留。
當然,之后的事情鳳安河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被徹底背叛了,連這群上不得臺面的渣滓都不愿意擁護他。
這是親兒子
鳳安河一蹶不振,鳳長恭找來一個女子送到府上,那溫柔的氣質,那婉約憂郁的神情,讓鳳安河立刻想到了曾經在他生命中曇花一現的孫柔。
鳳安河瞬間就來了精神,滿心鋪在那女子身上,整天癡迷的看著那女子失神,想方設法的討她歡心。
王妃“”
吃醋?嫉妒?都沒了。
夫妻多年,沉沉浮浮,身邊的人來來去去,經歷這么多事態(tài)的變遷,她心也累了,她不恨王爺,也不怨他,只是看著他這瘋癲卻滿心都是他人的樣子,唯余失望罷了。
從什么時候開始,王爺的眼里她這個妻子是可有可無的?
仔細想了想,應該是來了龍城,是王爺對皇權生出野心開始,一切就已經偏離了。
這龍城雖然繁華,皇位雖然尊貴,可卻會吞噬人心,再也找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