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經濟周刊誕生于1930年,主要刊登經濟問題研究文章的雜志。自1954年推出全球500強排行榜,歷來都成為經濟界關注的焦點,影響巨大。 雖然在后世的內地,福布斯排行榜的名氣似乎更大一些,但一直以來,就經濟的權威性,《財富》雜志顯然更勝一籌,就說這排行榜,在80年代,福布斯只統計上市公司,而《財富》則將非上市公司也加入進來。 上市公司每年都有財報公布,統計起來極為簡單,但非上市公司不一樣,具體的調查需要極高昂的成本與時間,但也因此《財富》在這個時代更具體權威性。 雖然想看看《財富》周刊對自己的評價及介紹,但處于過年期間,也并不算太急,在年初二的時候,徐志才不慌不忙的通知了助理,再由助理聯系美國的同事,等到周刊到達徐志手中之時,已經到了年初五。 實際上,美的公司在美國游戲行業的攻城略地已經引起了不少權威經濟雜志的關注,再加上徐志在79年連續收購和記黃埔以及港燈集團,公司秘書處收到的來自全球各地的采訪信足以堆滿一個小型書架。 不過徐志懶的接受采訪,哪怕以《財富》雜志的名氣也不行,負責調查的琳達對此也是無奈不已,不過她并沒有放棄,和整個團隊在香江待了兩個月,專門統計了徐志的主要產業。 年初六,徐志年后第一次來到公司總部。 坐在自己位于和記大廈的最高層辦公室的落地窗旁,徐志安逸著曬著太陽,冬天的陽光很是柔和,室內溫度也不是很低,一邊看著剛剛到手《財富》雜志,一邊喝著卡布奇諾咖啡,稍一抬眼,就可以看到樓下無數螞蟻般大小的行人,在匆匆忙忙的走著自己的人生。 不得不說,《財富》這種雜志的確很是專業,徐志的資產被統計的極為清楚 香江的傳統企業,徐志一共持有和記黃埔49的股份,目前和黃的市值為53億港元。 長江實業28股份,目前長江市值32億港元 持有電能實業368的股份,目前電能實業市值31億港元。 持有無線電視臺36股份,但無線電視臺是非上市公司,估值為10億港元。 持有聯邦與國際兩棟大廈! 同時全資持有原港燈集團旗下所有地皮。 持有旺角中心項目的100權益。 這些都是明面上徐志在香江擁有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總價值超過百億港元,不過《財富》雜志也表明這些資產必然采用了高杠桿融資的手段,對于負債多少,《財富》根據香江的大量商業模式,推算出應該在6080億港元之間。 徐志看完后笑了笑,也不得不佩服這些專業雜志,實際上這個數據也差不多,當初收購和黃,因為與李嘉成在股市中割了一波韭菜,收購和黃以及長江的股份花費的都是自己的錢,并沒有借用外債。 但從港燈開始,就拼命開始利用銀行資金,收購港燈借了20億港元,私有化港燈的地產業務花費了31億港元,購入聯邦與國際大廈借入了14億港元,旺角中心的整個項目也差不多借貸了5億港元,總負債算起來差不多70億港元。 至于其他的一些物業項目也有貸款,不過都是以本身項目為抵押,單獨成立資金運營,這些其實借貸的資金加起來也不少,不過基本上項目完成之時貸款皆能還清,不計入總負債。 不過《財富》不知道的是,這一年多以來,地價漲了幾乎一倍,恒大公司在私有化港燈的地皮及物業之后,就開始大量拋售非核心地段的資產,與大量華資企業開發旗下地皮物業,已經回收了超過15億港元,而81年,更是地價的巔峰,完全可以再賺個20多億港元,足以償還私有化的貸款。如此一來,相當于恒大白賺了港燈旗下的幾處核心物業及地皮,這些地皮如果按照81年的地價,至少也能值個30億港元。 而關于徐志的另外一個核心產業:美的電子公司,因為是非上市公司,各種數據對于《財富》來說極難獲得 首先是街機,這些年來,雖然美的公司推出的街機數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