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名字忘記寫了,抱歉~)
3月10號,深海市: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恒大集團在深海市興建的大廈已經完全竣工,內部裝修也已經完成,大廈已經到了剪紙開業的時間。
深海市政府也借著這個機會邀請了徐志等一行人前來參加這個開業慶典。
進入羅湖口岸后,美的駐深海市的分公司早已安排好了數輛豪華轎車前來接待,待徐志等一行人上了車后,汽車便朝著深海市區開去。
一路之上,何朝瓊看著窗外的風景,驚訝的發現,正在施工的工地非常之多,不少地方已經建起了不少寫字樓與住宅樓。
“沈經理,這里怎么這么多工地?而且都是建房子的?”何朝瓊奇怪的問道,這與之前她知道的內地情況可完全不一樣。
沈經理是和黃集團旗下基建部門的負責人之一,深海市的一些項目都是由他負責,此次大老板前來,他自然得親自接待。
沈經理答道:“何小姐,這里其實并不是深海市的建設項目,而是香江的一些房產集團在這里開發的住宅樓盤,這些住宅主要是出售給香江的一些普通人,這些人買不起香江的房子,但深海市這邊的房價只有香江的五分之一,而且居住面積、綠化都非常的好,據說連很多有錢人都跑過來買了幾套?!?
“香江的房地產商!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徐志問道。
沈經理回憶了下說道:“應該是從去年年初開始,到了下半年項目開始多了起來,今年也開始變得非?;鸨饋?,從香江而來的購房者據說每天都是幾十輛大巴從羅湖口岸接送,我也曾經去看過,這里的房子的確不錯空間很大,價格也便宜?!?
“如果你有閑錢的話也買兩套吧,個人建議。”徐志笑了笑說道。
目前內地的憲法明文規定不得出售土地,深海市即使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但也不敢公然違抗憲法規定。
不過香江的房地產商卻非常聰明,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港商劉天就,他以貿易補償的名義與深海市政府在79年簽下了第一份土地開發協議,據說當時這份協議連簽字和公章都沒有蓋,雙方都是憑著信任合作,然后一炮而紅。
1980年初,深海市第一個小區東湖麗園,每平方米的價格為2700港元(1100人民幣),這個時代深海市的工人人均月收入不足一百,顯然不可能買的起這樣的房子。
而劉天就在香江發售了樓花,結果十分火爆,幾天之內就被一搶而光,深海市一方與香江商人都獲利匪淺,同時也看到了光明的錢途。
樣本已經有了,后面的合作自然越來越多,隨后的80年,靠近香江的羅湖區又多了幾十個大型樓盤,這些龐大的房地產項目其實就是深海市起家的第一桶金,憑借著這數億港元的外匯,深海市開始大規模平整土地,興建道路交通,從而也吸引了后續的大量實業公司前來投資工廠。
實際上從改革開放開始,整個深海市工業規模的比例從來就沒有超過房地產行業,而到了21世紀后,房地產時代來臨,就更不用說了。
何朝瓊點點頭,看著四周的景色,這是她第一次來內地,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
突然,她指向遠處一個方向問道:“阿志,那是不是你的大廈?最高的那一棟?”
“應該是的吧?”徐志瞇著眼順著方向看了看,但也不是很確定,距離有些遠了,不過方向就是深海市區方向,那棟大廈周圍也有其他幾棟建筑,但高度要低了很多,有些鶴立雞群,看樣子就是深海第一高樓了。
沈經理順著方向看去,笑道:“徐生,何小姐,那就是美的大廈!”
大廈名為美的,不過卻并非美的公司所有,事實上,美的公司不過在這里租了2層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