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危機爆發之后,香江的大部分銀行開始收縮戰線,將資金從地產市場撤出,即使沒有逼著一些公司立刻還債,但新項目的貸款審批都變得異常困難,這實際上對整個地產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沒有銀行的支持,又有幾家地產公司能夠以自己的資金發展項目?
置地、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等公司都受到了影響,而香江的頂級地產巨頭之中,恒隆集團受到的沖擊最大。
70年代,華資崛起,其中以五家為大,分別是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合和實業、新世界集團以及恒隆地產。
恒隆地產的創始人為陳曾熙,60年代創立公司,72年上市融資兩億港元,成為地產市場上的新貴,在經營上,恒隆與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相比,一個最明顯的特色就是它非常重視發展龐大的住宅計劃,將所有的資金、資源投入到一個大型住宅,這在商業經營中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一旦出現問題,整個公司都會陷入困境,不過風險大了利潤自然也高,整個7682年,香江地價一直大幅度上漲,這種操作為恒隆帶來了極高的利潤。
不過當地產市場出現問題時,恒隆也為此而付出了代價。
“董事長,這位就是恒隆地產的董事長陳曾熙先生。”袁天帆介紹道。
“徐生,您好。”和記大廈的頂層辦公室,徐志見到了陳曾熙。
徐志笑道“陳生,離上一次見面,應該已經很久了吧。”
“差不多有三年了。”陳曾熙回憶了下,三年前,他們幾人在霍營東的家中碰過面,當時的徐志還不過是香江富豪圈中的新人,他們之間也只是稍微聊了幾句。
之后的幾年,在一些大型酒會上也碰到過兩次,不過因為生意上沒有關聯,并沒有什么交流。
“請坐吧。”徐志笑道。
三人坐下后,秘書送來了幾份咖啡。
陳曾熙說道“徐生,今天來這里,是有一件事情相求?”
“請說。”徐志道。
陳曾熙道“最近一年的地產市場并不算太好,我恒隆地產有一個項目資金上出了點問題,所以希望能夠從東亞銀行借一筆資金周轉一下。”
徐志問“多少?”
“15億港元。”陳曾熙報出了一個數據。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徐志頓了頓說道“陳生是為了港島地鐵沿線的物業項目而來的吧?”
“對,徐生說的不錯。”陳曾熙承認了下來。
“這個項目我聽過。”徐志點點頭說道。
兩年前,也就是1981年,恒隆集團各項投資逐漸回收,業務也進入了高峰期,陳曾熙雄心萬丈,意圖擊敗置地,成為香江最大的地產公司,于是,以恒隆為首的三大財團聯手參與競拍了港島地鐵沿線的9個地鐵站上的物業發展權,全部發展計劃包括8棟商業大廈以及8000個住宅物業,總樓宇面積高達700萬尺(70萬平方米)。
這些物業的位置皆是商業中的黃金位置,再加上地鐵相助,可以說是當時香江最大的項目,只是建筑成本就高達70億港元,按照當時的房價,總樓盤價值高達180億港元,如果開發順利,恒隆可獲益40億港元。
歷史上,如果這個項目成功,那么其規模及收益,都將超過幾年后老李同志的黃埔花園。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82年9月,撒切爾夫人在北京摔了一跤,拉開了中英兩國關于香江前途問題談判的序幕,香江地產市場急跌,恒隆地產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恒隆所得的9個地鐵站業務,82年已經投入巨資開發了第一期,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出售樓花套現資金之時(hk的預售規則是整個項目完工前的8個月,不容許房子還沒建就預售),地價急速下跌,大量的新房無人問津,一瞬間就套住了恒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