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的酒桌文化,能追溯到周代,那是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
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
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
為什么文人總說春秋之后的戰國是禮儀崩壞,就是因為這些有規矩的事,之后再也沒人在乎了。
或者說,朝代的動亂,好多禮儀都用不上了。
但其實這本就是見仁見智的事,吃不飽的時候要個屁禮儀,吃飽了當然需要禮儀來裝一裝自己的底蘊了。
王胖子這個比林洛他們大個十來歲的人,特注重這個,尤其是在有錢了之后。為了彰顯自己不是暴發戶,規矩做的十足。
酒席的規矩是被請的人,一請就來的,那叫爽直,請了三次才來,那叫擺譜,不請自來的,那叫蹭飯,還有一種,那就是怎么請都不來的,那叫有原則。
今個王胖子算不請自來的,自覺理虧。但是林洛他們可不明白這個,都是朋友碰到一起就一起喝一頓唄,多大個事啊!
可王胖子卻特殷勤,積極的想把先進的酒桌文化代入進來。
但,其實酒桌文化全世界都有一個統一的規矩,那就是誰牛逼按誰的喜好來。
所以今天王胖子就很累,因為在座雖然都比他歲數小但都比他牛逼,他今天還算是個不請自來的惡客,只能挨個的敬酒。
王胖子這個人別的沒有,卻很有語言天賦的,善于斗酒。
今個是王胖子有心奉承林洛,拉著林洛就是一頓“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洛爺端杯酒。”
知道林友不能喝,也不冷落了。“只要感情好,喝啥都是酒,茶杯端起來,請以茶代酒。”
就連不小心碰到了陳文東的杯子,他都有話說,酒倒福到,大吉大利。
捧著林洛就是,上管方向,下管路線,給你端杯茶,祝您一生平安。
喝的盡興了,就是寧可讓胃喝個洞,不讓感情留個縫。
這是一頓,大家都是好朋友,危難之處顯身手,該出手時就出手,我替兄弟喝杯酒啊。
最后王胖子把三個人都喝趴下了,又拉著三人抱著春夏去自己家酒店一頓招待。
這次王胖子給三人安排的都是自己酒店的套房。
牽著春夏,扛著林洛的王胖子把林洛丟在了床上,看著林洛嘴里喊著‘我沒醉,我們繼續。’王胖子笑了笑,對春夏道‘春夏,好好看著爸爸,有事叫叔叔。’
春夏點了點頭,王胖子見沒事就出去了。
春夏鎖了門,準備去衛生間給爸爸擰一個熱毛巾,小身板力氣還沒有那么大,擰出來的毛巾濕噠噠的。
春夏捧著毛巾準備給爸爸擦擦臉。誰知道,爸爸沒事人一樣,靠在床頭打電話哪。
春夏張大了嘴巴“爸爸,你沒喝多啊!”
林洛也掛了電話,笑了笑對春夏道“你看我像喝多的樣子嗎?”說完接過春夏的毛巾,又去衛生間擰了擰。給春夏擦了一把臉,自己又擦了一把臉。
春夏一邊嗚嗚叫的反抗著爸爸粗手粗腳的擦臉,一邊說道“爸爸,怎么喝了那么多也沒多啊?”
林洛投了投毛巾,“喝酒是助興的,又不是追求喝多的,喝的開心就好,沒必要喝多了傷身體,尤其是你要記得你長大了一個女孩子在外面,千萬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