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的大廳,人多眼雜,多是給一些人熟絡的地方。
大小媒體都在這,來參加開業儀式的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互相打個招呼,然后寒暄兩句,讓媒體拍個照,好展現出一片祥和的氣氛來。
誰也沒真的覺得自己能在這交到朋友,當然了,誰也沒認為自己會在這和人結仇。
平日大家誰也不認識誰,跨行業交流只能在這種大型公司開業,企業家聚會等一些特定場合才能見到。
大家互相一見面,互報身份。偶有剛起來的大佬稍稍的膨脹,也不過是在萌新面前小小的炫耀輝煌而已。而萌新也遵守規則,對大佬極盡吹捧。
所以每一次聚會都是團結的聚會,勝利的聚會,鮮少鬧出什么糾紛來。
就是以后某大佬請一堆大佬吃飯,故意排擠老馬,最后不也是其他人爆出來的嗎!
當事人誰往外張揚這種事了?
可惜,現在依舊是舊現代社會,即所謂的人情社會。
這舊現代社會和新現代社會(陌生人社會)相比,差別就是有關系的人總能走點捷徑。
所以這一樓大廳就有點魚龍混雜了。
當然了,所謂的魚龍只是他們彼此而言。相對于百姓來說,都是有頭有臉的人。
孔令建就是這么一個人物。
孔家子弟說出來和一些滿清遺老,民國高門一樣,還是受人追捧的。他自己還是有點文筆的,現在在農工集團總部宣傳口當筆桿子。
不看他的面子,看某些大佬的面子,也沒人和他計較。
但文人這玩應吧,越慣毛病越多。
不信你看看明史,朱元璋時代的文人和朱允炆時代的文人是同一撥人,但是明顯是兩種人。
這孔令建身上明顯就有那種文科小知識分子的劣根性。沒有什么實打實的本事,又特自命不凡,常以幕僚自居。但也沒人找他詢問過什么意見。
這次來主要是聽說集團內部要興起改革,他來觀望一下,看看能不能走走關系,某個肥缺。
無意中聽到了有人介紹,那個漂亮女人,竟然是這次集團下屬企業的負責人。
于是這貨自持風流,就冒冒失失的上來了。
所以整個場面就是,他把喬楠當成了下屬單位的領導,自己是上面部門的人,你再大的領導還不給我點面子。
而喬楠和林洛根本就不知道,這個貨是來干嘛的。
喬楠的助理們早就上樓去,喬楠帶著春夏在四處交朋友,而與喬楠身份相等的人,自然不認識孔令建這個小蝦米了。
這貨還總是先報門庭。張嘴孔家,閉嘴孔家的。弄得喬楠這個層面的人,以為這是衍圣公派來的人呢。
對于公知派來講,衍圣公依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圍繞在他身邊太多自覺不得志的人物了。他們雖然沒啥實權,但是多在宣傳口工作。
這就很麻煩了。
沒人愿意得罪這幫癩蛤蟆。
所以大家都對這貨退避三舍。
越是聰明人想的越多,在不明情況下,都會選擇退一步。
大佬們把孔令建當成臭肉派躲著,喬楠誤會了以為是什么大家族的浪蕩子。
這就讓孔令建成為今天這個集團文職部門的小頭頭。在這也算個人物了。
孔令建本想著借機展展威風,向喬楠展示下,自己的能耐。
讓喬楠明白若是想在農工集團這個大旗下混,必須和自己搞好關系,而和自己搞好關系的最好辦法就是搞關系。
孔令建都開始意淫起來,自己征服這嬌滴滴的大美人的場景了。
尤其是在得知喬楠結婚了就更刺激了。
可誰知道,碰上了林洛這個貨啊。
喬楠對上孔令建,那是自惜羽毛的良人,碰上了不知所謂的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