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
連曹嵩都不由得感慨,這人就天生干大司農的!
劉辯聞言,也不得不對楊俊另眼相待,就這記性,誰想在這些糧食上動手腳,那純粹就是找死。
甚至他都覺得,有楊俊這個人在,錦衣衛是否配合都無所謂了!
“咳……也就是說,目前的糧食不僅要用于應付可能發生的戰斗,還要安頓豫州的百姓,所以才有些短缺,是這個意思吧?”劉辯詢問道。
“的確是這樣……我們畢竟不是匪類,燒殺搶掠過去就算了,豫州如今也算完全接受朝廷的管轄,如此自然是要把它治理好。”楊俊回道。
類似這種隨時會成為前線的州郡,理論上分成三個級別:最前線,前線和預備前線。
最靠外的是最前線,隨時發生戰斗,這里主要行軍管,確保治安為主,略微忽視民生。主要是建設起來也沒用,對方派人過來搞破壞,幾個月的投入可能會在一天內毀于一旦。
后面一個郡,便是前線,一般不會發生戰爭隨時會成為最前線。是以主要以治安為主,然后再適當進行一定的基建工程就好。
最后就是預備前線,前線后面的那個郡。這里幾乎不可能變成前線,是以可以開始緩慢建設,投入要比大后方少。預備前線之后的郡,便是后方,這里才是需要建設的。
按照不同的規格,投入不同的物資和糧食,這樣才不浪費,同時也方便管理。
“那就先這樣吧!”劉辯覺得沒必要太急,“后續戰斗,主要以防御反擊為主。地方建設方面,各位卿家好好做好章程。”
“遵旨!”一眾臣子們紛紛回道,大朝到這里也算是結束。
“季才(楊俊表字),有沒有打算當大司農?”散朝的時候,曹嵩找到楊俊。經過這次朝會,他發現楊俊對數字的很敏銳,打算重點培養。
“屬下履歷尚淺,還需要磨練。”楊俊回道,不帶一絲煙火氣。更是讓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對大司農這位置,是否感興趣。
“沒事,老夫大概也還能堅持兩三年,兩三年后,由你來接班,如何?”曹嵩笑道。
據他了解,楊俊是張鈺的弟子,本身也是楊朱后裔,學識尤其數算方面簡直才華橫溢。
好好培養的話,別說大司農,三公或許都有他的位置。
“大司農老當益壯,屬下正好也需要多學習幾年。”楊俊婉拒。
“你啊……”曹嵩也不知道怎么說才好,自己抬舉他,他居然還不領情。
不過也是,楊俊這性格,在大司農衙門里也算是出了名的。